第74章 开学(第2页)
公社小学两间平房内一共只有120套桌椅,但今天来报道的各个年龄段学生却有226个。
这极大的超出了王淑红的预期。
洛海棠看到了不少熟人,二狗蛋、狗栓子、虎妞…
大鱼村那边有两个知青来公社小学当老师,不少村民都见过洛海棠徒手修手表修收音机,对她印象好,觉得孩子跟着她能学到东西。
而且这边两个知青每天都来回往返大鱼村,也能方便照看孩子。
家里有一点钱的都送小孩来读书了。
江擒把洛海棠送到就骑车离开了。
女孩坐在教室门口,和王淑红一起登记名单,收学费。
熊大斌则是负责安排进入教室的学生,管理课堂秩序。
很多孩子都是第一次坐在教室里,这里有桌椅,有黑板,甚至还有一个放置着几本书的书架。
这样的环境让他们感到无比新奇,第一次和这么多同龄人待在一起学习。
“崔丹啊,你去找章振兴大队长再要几套桌椅过来,不行的话,我们只能两个学生坐一套桌椅了。”王淑红叫住正在啃红薯的崔丹,让她去搬桌子。
李春心则是过来一起登记学生名单。
226个学生,一二三年级180人,四五年级46人,一二三年级的小朋友两人坐一套桌椅,四五年级则一人一套桌椅。
章振兴挨家挨户的问有没有多余的桌椅,找来知青点的知青,和崔丹一起凑来了26套桌椅。
本来就很窄小的教室变得更窄了,几乎没有下脚的空隙。
但教室里座无虚席,底下的学生活泼好学,用求知的纯洁眼神望着讲台上的老师。
上午只有两堂课,王淑红和熊大斌分别在两个教室里给孩子们讲授小学学习内容以及公社小学的升学政策。
原则上每个村都能推荐2-5名学生去城里读初中。但这个名额是可以动态调整的,只要有想法,足够优秀,愿意继续读书,公社里都会想办法开介绍信。
洛海棠上午要给四五年级的大班同学讲授一堂科学课。
而崔丹则是给一二三年级的小班同学上语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