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五章 常家好人

第六百三十五章

“大人,咱们只是山野村夫,又哪能知道武清郡大人们的事?”武家兵很快收拾好心情,装傻充愣:

“武清郡的郡守是谁,咱们真不知道。”

其他几个手持火把的村民也满脸茫然——他们看样子是真不知道,甚至连‘郡守’这个官名都表现得十分陌生。

“武村长,你的意思是你对武清郡的事情一无所知?”赵福生又问。

武家兵立即缩着脖子摇头:

“真不知道。”

“常家知道吗?”赵福生随即又问。

常家在武清郡也算大名鼎鼎,从余灵珠升任王将,常家便变相的把控了武清郡。

他们经营了将近四十年的时间,把此地把持得十分稳固——百里祠位于通往武清郡的峡谷要道处,武家兵如果说不知道武清郡常家人,那就是在撒谎。

武家兵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

他犹豫了片刻,一时踌躇着不知该如何回答。

赵福生的这两个问题看似简单,却在循序渐进。

他如果随意回答,搞不好要落入她问话的陷阱里。

想到这里,武家兵眼中闪过谨慎,半晌后才故作轻松的笑道:

“武清郡常家那谁不知道呢?”

余灵珠听闻这话,脸上露出与有荣焉的得意之色。

“你觉得常家是好人还是坏人?”赵福生不着痕迹的问道。

听闻这话,余灵珠有些着急,她正欲说话,但不等她开口,武家兵就急忙道:

“当然是好人。”

他说得太快、太急,仿佛回答慢了片刻便会大祸将至。

赵福生将这一点记在心里,又看向另外三个村民:

“你们觉得呢?”

村民点头:

“常家是好人。”

余灵珠微不可察的松了口气。

“你看,我说得没错吧?常家真是很好的人。”她挑眉看向赵福生,眼中带着笑意。

赵福生没理她,转而笑着道:

“常家哪儿好了?”

武家兵垂下眼皮,双手揣进袖中,脸上带着笑容,迟疑了片刻没说话,另一个村民就道:

“常家人真的很好,前年的时候,我们村烧了两车碳运进城中——”

他话没说完,另一个村民就想起来了,气愤的道:

“对,当时遇到恶狗了!”

那最先说话的村民点头:

“当时就两车碳,村里人烧了一个冬,进城时恰好遇到常家的人了。”

想起当时的情景,他脸上露出怒容:

“这些狗东西一来看到我们的碳,就说成色不错,说让铲一些拿走。”

村民们说话颠三倒四,想到什么便说什么:

“他们拿一些,守城的士兵看着也要拿一些,你们说这日子怎么活?”

这两人义愤填膺,但听进陈多子等人耳中,只大概明白了一点:百里祠举全村之力烧了两车碳,但进城售卖时,十分不幸遇上同样回城的常家人,结果受到了常家、守城士兵的剥夺。

“两车碳,他们拿得多吗?”

刘义真好奇的问。

那村民道:

“一人拿了些簸箕、背篓等物,装了好多走呢。”

陈多子也问:

“那有多少人呢?”

另一个村民接话:

“七八人吧。”

他们比划着簸箕、背篓的大小,余灵珠听完纳闷不解:

“那也不多啊。”

“怎么不多了?”那村民听闻这话,心里不舒服了,连忙反驳:

“一人拿点,金山银山也经不住这样搬啊。”

余灵珠养尊处优好多年,再没有经受过被人这样还嘴了,她心下一怒,接着杀气生出。

赵福生一把将她手拉住。

“你别拦我——”

余灵珠想甩开她的手,赵福生按住她:

“你先不要急,话问清楚再说。”

“问得很清楚了,就是他们村烧了两车碳,进城被抓了一些,两大车呢,要点东西是什么大事呢?”余灵珠不快的道。

赵福生冷笑了一声:

“我说了,你先不要急,他们说话不清不楚,你听个大概罢了。”说完,她将余灵珠的手甩开:

“我来问给你听,你再决定。”

说完后,她看向武家兵:

“武村长,你们村烧碳进城卖一事,你知情么?”

武家兵袖手旁观了一阵,冷眼看村民与二人争执,此时听到赵福生又喊了自己的名字,心中有些无奈,只好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