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 隶州卷宗(第3页)

 

就是作为大汉朝门脸的帝京,也洋溢着穷困的味道。

 

除了中都之城及权贵、镇魔司驭鬼者居住的地区,房舍低矮,道路破旧。

 

路旁时常能见鸡犬——这些已经是算很具有生机,且意味着富有的象征了。

 

可是烂路四周能闻到排泄物的味道,有些民众能穿着一件蔽体的衣裳都算体面。

 

……

 

但这档案室不同。

 

赵福生甚至都想不到在这样的时代,镇魔司如何弄出了这样一间干净、整洁的大屋。

 

正怔愣间,那令使笑道:

 

“大人们请上座,所需要的东西已经放在了那处。”

 

他伸手一指。

 

众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见到空置处摆放了一张长达丈余的长桌,桌面放满卷宗。

 

“文房四宝备妥了,大人如果不耐烦读字,也准备了读书的文吏,只要大人吩咐,便能过来为大人读书。”

 

令使道:

 

“各式茶水、点心等物也准备妥当了,稍后便送入。”

 

赵福生初时的惊讶散去,她点了点头:

 

“文吏暂时不用,茶水送些过来就是了。”

 

她急于查看隶州武清郡鬼案,三言两语间便将此人打发了。

 

因谢景升考虑到赵福生带了两个小孩,卷宗室内甚至令人另外整治出小孩玩耍之所。

 

赵福生坐到桌子前,资料已经被整理齐全了。

 

她顿了半晌,将最醒目处的一卷卷宗握进了手中。

 

卷宗被收纳进竹筒内,上面以蜡封口,显示出当年卷宗写完至今,再无人打开过。

 

她将蜡封去除,内里装了一卷羊皮,赵福生将那卷羊皮倒了出来,解开丝带,羊皮缓缓展开。

 

上面记录着:大汉朝207年八月初九。

 

‘我觉得武清郡出事了。’

 

这一行字是以朱砂写下的。

 

赵福生估算了一下时间,从这卷宗记录的时间至今,已约近四十年的功夫。

 

在时间的洪流里,朱砂笔录已经褪去了一些当年的颜色,显得有些发暗,同时有种不详的阴影缠绕在这笔尖上头。

 

‘照镇魔司法则,武清郡每年应当有份呈报总结,送入州府,今年武清郡无人送呈。’

 

赵福生将这话念出。

 

丁大同听闻这话,连忙解释:

 

“大人,镇魔司有规则,州治郡、郡治县。”

 

镇魔司人手紧凑,县治是镇魔司置衙之中最末等的位置了。

 

照规则,镇魔司县府令司主事每年需办理三桩鬼案,若案子不足或是无案发生,需要另写陈词,诉明缘由。

 

哪怕每年照规则办完了案子,每年都需要写份案件总结,以意味着当地镇魔司是正常运转的——这是前人总结出的经验,以防止当地鬼祸蔓延,上头无人得知,酝酿成最终无法收拾的弥天大祸。

 

“县中一年一交,这是不可断的事,一断则会引发大问题,而郡府每半年则要提交一封文档,我们称为‘平安书’。”

 

丁大同道:

 

“据说早前最严格,后来稍稍宽松,毕竟有时天高路远,中途可能信件会因各种缘由丢失,也有可能驭鬼者脾气古怪难控,因此也将这报‘平安书’的时间拉长,及至后来,一年一送也是正常的。”

 

不过再如何踏破底限,一年便是最长期限了。

 

“若是一年之中,‘平安书’没有送达州府,那么州府大将便会认为此地出问题,会派人入郡查看。”

 

这个时候就麻烦了。

 

上头派人下来,大概率的情况是会随行带一名强大驭鬼者。

 

此举用意有二:其一是为了预料当地发生鬼祸,强大的驭鬼者随行是做了解决鬼祸准备的。

 

其二就是为了清除不稳定因素。

 

这不稳定的因素也包括了当地镇魔司的驭鬼者。

 

这些人有可能处于厉鬼复苏边沿,亦或是已经厉鬼复苏。

 

新来的驭鬼者是要将其取而代之的。

 

所以一年未报‘平安书’是较为严重的事故,极有可能引起严重的后果。

 

不好意思晚更了。

 

最近很忙,昨天回家的时间较晚,今早检查、修改耽误了一会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