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烟火142
杨家的两个儿子被判了无期,两个媳妇跑了,不知所踪。两人的爹也跑了,到大城市要饭拾荒去了,这人曾不止一次的说过,大城市讨饭都要比乡下种地强。
就剩下金淑带着六个孙子,大孙女十三了,她留在身边了。剩下的五个孩子,不管男女,她说养不了。现在都联产责任制了,再不是以前那种集体劳作。
大集体的好处就在于,像是金家这种情况,生产队会管的。口粮也会给,绝对不会看着饿死。可现在,她是小脚,下不了地。孩子们还小,指望他们种地吗?
既然养不活,这辈子也别想爹妈的事了。她得给孩子找个活路。
于是,想带着孩子找来的。她跟村里人说,“牡丹只生了一个……金禄只有一个就算了,还没有儿子……”
金雀她妈就骂:“你猪油蒙了心了,打啥算盘呢?你是杨家的人,你儿子挖了金家的祖坟,还把你家的崽子往金家送,这是想干啥?再说了,人家不是生不了,人家是不想生。”
村里人可不得笑嘛,“人家金福和牡丹的儿子都二十多了,转眼孩子成家,这就抱上孙子了。你送你家的去?你们算干啥的?再说了,挑猪还看母猪呢,你家这都是啥种,心里没点数?”
话说的很难听!这掘墓刨坟的事本身就惹人忌讳。这种忌讳不是迷信,而是人死了之后,腐烂肯定是尸气。从古到今,都怕因为这些原因引发疾病或是瘟疫。所以,总是有各种传说在警示世人,千万不敢这么干,这是要被脏东西缠上的。
这一旦发生瘟疫,在交通不便的时候,一村一寨能死完。那你说,这能不惹众人怒吗?
再加上杨家这俩孩子真的不是好的,小偷小摸就算了,其他地方的小恶多不胜数。事不大,可就是叫人厌烦。说翻脸吧,又怕得罪这种人再招致报复,犯不上的。
现在人进去了,大家不怕了。再加上把他们自己把最大的靠山得罪狠了!谁跟她客气?不欺负她,但也不会容忍她。
大集体的时候,就数他们家能多吃多占。生产队的领导也知道刺头难应付,难免多偏一些,叫他们少生是非。
金淑以前还不这样,这些年他家的家风彻底败了,她好像也不打算讲理了,总把她的歪歪道理拿出来跟人掰扯。
那可没人惯着!
好些人心说:看看!金镇有办法,他能弄到化肥,有门路。大家都想用人家的弄来的化肥,这可不就……都为金镇说话,替金镇打发麻烦了吗?
这事在桐桐压根就不知道的情况下,被村里人给弹压了。可孩子确实养不活,也确实有需要孩子的人家,大队出面,找能收养孩子的好人家。不骗人家,只把事给人家说明白。
杨家六个孩子,最大的十三,不送人了!这孩子顶个大人用了。还有个五岁的小女孩,村里人说,算了,这个姑娘也不送人了,留下伺候村里的五保户老太太,村里给这个孩子拨粮食。
一是正常家庭,愿意要女娃的却是难找;二是女娃子……送到没血缘关系的人家,真的不安全。
那就不如留在村里,跟五保户老太太作伴去吧。老太太身体还行,六十来岁,再活十年,孩子都大了。大了能干活了,回本家去,也不是负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