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游戏

    说起这个估算的时候,林大花,也就是林月宁激动不已,若是在以前,这可是她想都无法想象的天文数字,现在这个天文数字实现了,心情是何等的激越



    工作生活对她来说已经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她最要感谢电话另一头的苏燕婷,如若不是她的好姐妹给她机会,她怎么能参与到这样的事业中去。



    现在林月宁的丈夫老周安安稳稳在家带孩子,而她出去闯荡四方,以前林月宁就有过这样的野心,可是被困在村子里,每次去城里,她都在好奇外面的世界。



    内心就如同有两个小人在打架,一个是劝她,让她安分守已,如同村里的其他姑娘一样,嫁人,生小孩,带小孩;另一个是要求她像个男人一样,把一个家撑起来,如果有机会的话,她想去更远的地方看看。



    现在她有机会了。



    工作和收入增长带来的自豪感,增长了林月宁的斗志,她也更加关心国家大事,自己学认字,以前她不爱看报纸,现在天天让丈夫早起给她念报纸,了解如今的国家变化,了解各类经济政策。



    林月宁知道现在南方沿海在快速发展,她有心去那边参观参观——这若是放在以前,她哪敢啊



    现在她敢了,不用苏燕婷主动开口说,林月宁跟苏燕婷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现在我们厂子办起来,按照妙然说的,也该像他们国营大厂学习……我寻思着我们厂子里连个电话都没有,这不好,燕婷,我想去一趟鹏城,去买一台小型电话交换机,方便厂子里工人沟通……



    林月宁意识到了快速了解外界信息的重要性,尤其是电话,给了人交流多大的方便他们工厂必须有电话对外交流,再来一台小型电话交换机,联通几个车间办公室,更加方便工厂内部人员的交流,能节省多少事



    苏燕婷欣喜道:“你有这个干劲,加油去办!你再多逛逛,现在有好几国进口的产品,挑合适的,顺便帮我也订一台电话交换机,三台计算机,还有打字机和复印机……



    林月宁计划亲自去一趟鹏城,那就正好了,因为那边有经济优惠政策,入境的进口货物价格最低,国外的产品先进入香江港口,再转入国内。



    也因此,导致了倒买倒卖的盛行,随手一倒腾,就能赚取大量财富。



    苏燕婷: “你也小心点,我把江戎战友的联系方式给你,在后面跟车过去。



    ”林月宁:“我联系了个运输货车队,他们平时结队走。”苏燕婷: “小心为上。”



    买这么多值钱的东西,路过偏僻山头,就怕被抢,苏燕婷也担心自己买的货物鸡飞蛋打,货损失了就算了,人可别有事。



    八十九十年代虽然说遍地是黄金,容易创业成功,同样的,遍地是黄金,也遍地是危险,有赚钱发大财的,也有破产倒闭的,更有身死财消的。



    尤其是路过偏僻的山头,被人埋了,找都找不到。



    林月宁那边留了不少资金去采买货物,也给苏燕婷这边转了几万块钱,加上之前的,凑凑能有十



    万,苏燕婷数了数自己的钱,忍不住跟江戎道: 感觉一下子就身怀巨款。



    现在各个地方能出个万元户就十分了不起了,而在她这里,他们家是个十万元户。财不外露,苏燕婷也没傻兮兮跑到外面去宣扬自己有钱。江戎逗她: 这就叫身怀巨款啦我媳妇儿可真没见过世面。



    跟部队开支,跟各类装备器械价格比起来,苏燕婷这十万块钱还真是小巫见大巫。苏燕婷哼一声: 你见过世面,你了不起。



    我媳妇儿最了不起,赚这么多钱,真厉害。江戎哄着她,给她竖大拇指。苏燕婷: 我们不能当个守财奴,得花点钱。



    江戎: “想买什么”



    苏燕婷: 冰箱空调洗衣机……我还想买个进口的烤箱,要不是这些东西太多太杂了,我也托姐妹在南方帮我买了。



    江戎: 我找过去的老同学帮你买,我有几个战友,转业在南方沿海开发区。



    空调……你确定要买这个



    苏燕婷: “要啊,这么热的天,装个空调舒服多了,你也去过国外,人家不少家庭都装空调……对了,要买个大点的冰箱,家里还得要个冰柜,帮秦艺嫂子那边也订个大冰柜,她们搞餐饮,就要冷藏保鲜……



    现在的家电价格昂贵,这么一算,几万乃至十几万也算不了多少。



    除此之外,苏燕婷: “四合院这些水电也得重新安装埋线,如果买了冰柜,冰柜放这间空屋吧。



    江戎笑道:



    都听老婆的。



    才说要帮人家办公室里装修,结果先倒腾自己家苏燕婷: 这不是想到了,当然自己家得优先安排上。



    江戎去联系水电工人,给家里改线,苏燕婷瞅准了机会,申请到了一条电话线,这就代表着他们家可以装电话了,如果再弄到一台交换机,附近几家可以共用一条电话外线,当然了,目前自己家用,也用不着那么奢侈。



    商量好了这些要采购的东西,江戎骑着自行车带苏燕婷上街,按照她的要求,去找几个适合“跑业务”的人员。



    苏燕婷并不是大海捞针的寻找,她觉得这种业务人员不需要文化学历有多高,能说会道善于察言观色更好,以前他们一家子经常上街骑着骑行车在弄堂里瞎溜达,不少地方都有摆摊吆喝的人群,让苏燕婷印象比较深的有好几个。



    她找到的第一个,就是一个穿着灰蓝色布衣的擦鞋匠,身材约莫一米七五,长得斯文,读过一些书,因为家里穷,一边复习高考,一边给人擦鞋补贴家用。



    他是擦鞋匠中最特殊的那一个,可能是因为身上的文化气质,总让他与附近的人格格不入,显得鹤立鸡群。



    无论是在什么年代,给人擦鞋,在很多人眼中看来,总是个让人抬不起头来的丢脸工作,有些读了书的人,心高气傲,才不愿意抛头露面去给人擦鞋,哪怕咬牙饿着肚子,也不愿意出去丢人。



    梁容海在路口边给人擦鞋,烈日炎炎之下,极为辛苦,他听见过不少难听的话,全都没放在心上,虽然擦鞋的活丢人,实际上也不算辛苦的累活,比起工地上的辛苦活,这就更算不得什么。



    他知道自己身子骨的情况,力气活的苦累,他肯定吃不了,别没赚到钱,先把身体弄垮了…至于面子面子能当饭吃吗



    给人擦完鞋,他就坐在檐下看书,梁容海不相信自己一辈子都会这样。



    就在这一天,照样如往日一般,日光火辣辣的,这样的天气,恐怕没人乐意出门,可一切都是为了生活。



    而那些背着皮包,穿着皮鞋的男人,他们也并不想如此打扮,只不过,生意场上,都这样,于是,也都自发加入了这样的行为,好像脚下的皮鞋光鲜亮丽,脸上就会更有光似的。



    梁容海没有等到客人,先等到了一对夫妻,其中那个漂



    亮的女人问他: “愿不愿意去做科技公司的业务管理人员



    如果不是今天的太阳太大,要不然梁容海真觉得他们是骗子,哪来的科技公司,居然瞎了眼,瞧上他当什么业务人员



    梁容海问: “你是华清大学的学生”



    “这是我的学生证。”苏燕婷把自己的学生证明给他看了一眼,出门在外,这个名头还是响当当的,比吴渝春那个天火科技公司好使多了。



    梁容海: “我什么都不会啊,怎么当业务员”



    苏燕婷: “什么都不会,可以学,你只要回答一个问题,你愿不愿意干”梁容海沉默片刻,吐出两个词: “愿意。”



    说完了之后,他跟苏燕婷夫妻俩来到了天火皮包……天火科技公司,看到那个光秃秃的牌匾,梁容海有种上了贼船的感觉。



    吴渝春: “这小子就是你找来办事的看起来也不是个能说会道的啊,外表挺老实。”



    苏燕婷: “要能说会道,也要务实,不要那种天花乱坠的。”



    吴渝春: 你这话靠谱,就得实事求是。



    从梁容海开始,苏燕婷夫妻俩又物色了另外四个人,其中三个是江戎挑出来的,苏燕婷必须肯定,江戎挑人的眼光很准,挑完了人之后,江戎还帮忙制定了公司的各种规章制度。



    这些业务人员组成一个团队,梁容海当主管经理,负责业务推广,与公司里的技术专家以及各种民营经济体接洽联系。



    梁容海知道了公司里各个技术专家的来历,倍感震撼,这些人挂名的头衔不少,在高校研究所里,怎么也得是教授级别的研究者。



    他们这公司,虽然看着寒砂了点,里面的技术含量真不低。



    梁容海开始推广开拓公司的业务,他的确不是个说话天花乱坠的人,身上有一种奇异的务实感,让人感到信服。



    他跟几个小厂签订了技术协作关系,还决定把业务开拓到其他地方。光是这几个技术合作协定,就给他们科技公司带来了七八万的收入。梁容海自己也不得不感叹,这年头,知识当真能换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