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2章 猪和骡子
皖南,大关公社。
自从分田到户开始后,下面村里,家家户户的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只是在收割的稻子的季节,因为考虑天气的因素,需要抢收,农机站外头的马路,最容易发生矛盾纠纷的地方。
各路眼线密布于此,虽然早已经制定好了收割次序,但村民们心里的想法,无疑都想着先把自己田里的稻子,给先收割了。
农机站的收割机并不多,只能每个村轮流来,但耍无赖的总归会有,堵着马路,等收割机从农机站开出来,那就八仙过海了。
仅靠人力,一名成年男性壮劳力,从凌晨开始蹲在地上,挥舞着手中的镰刀,哪怕都冒出火星,一天到晚,直到天黑,顶多能割两亩地不到,而且,这样一天下来,腰都得折了,晚上躺在床上,都不能动弹。
大关公社下面的大队(村),多的五六千亩,少的也两三千,光是社员在地里,纯手工收割,那得大半个月甚至一个月都丝毫不夸张。
往前十几二十年,没有联合收割机的时候,累也就累了,想到粮食,还是得咬紧牙关上,收割完,人褪一层皮,也不是夸张话。
甚至学校在这时候,都得放假,上学的小青年,小学生,哪怕不能下地割稻子,也得回生产队,安排抱捆装车这种活,队里谁家敢偷懒,生产队队长,非得急眼。
就怕这二十天的时间里,突然来了雨,除了吃喝拉撒睡,都是连天加夜的干。
但有了联合收割机收的可就快多了,七十年代中后期,那时候抢的也厉害,各大队之间,因为哪家先收,哪家后收,那心眼要的,城里人过来,脚底都得打滑。
“凭什么每次都你们队里先割,怎么着,轮也轮到我们了吧,还年年都是你们~!”
“凭我们队有更重要的任务,粮食尽快收完,保障生猪的育肥,出栏,这是上面交给我们的任务,耽搁时间了,我就问明年你们村还要不要猪仔了?”
面对撒泼打滚泼妇一般的妇女,收割机上的社员,不对,现在应该叫村民,抓着车门旁的扶手,站在门旁,那叫一阵火大。
没有分田到户的时候,其他大队,谁不给点面子,就凭他们大队每年有猪苗,收割的时候,好歹有队长管着,会保持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