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第 36 章(第2页)

 “居然是巫祝奉子。”

 公子如桥脸上露出怜悯的神情,胖乎乎的肉脸都挤出褶子来,“是个可怜的,但现在能被父皇看重,可见也是有后福的人。哎……”

 李信不想与皇子们八卦,尤其八卦的对象还与皇帝相关。

 他连忙牵过来早已准备好的马车,拱手道:“如桥公子,请上车。”

 公子如桥想了想,说:“陇西侯,我稍后再去南宫,我想先去胡亥阿兄的望夷宫。”

 “如桥公子。”

 李信沉稳地看着对方,“皇命不敢违。”

 公子如桥还想多问几句,但李信已经翻身坐上驾驭马车的车夫位置。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哼哧地爬上马车,沉默地坐好。

 …

 …

 少府,是管理皇帝私财的地方。

 章邯因为跟着张婴做事,在豆腐、豆饼和踏锥等事上有相当积极的表现,被少府的若卢令看中,提前举荐成一个不大不小的小吏。

 若卢令,掌藏兵器和治若卢狱,有郎中二十人,主弩射。2

 不过当了几天后,章邯就开始怀念长安乡的日子。

 在老家那多好,每日只需要工作四五个时辰,不用加班。

 每日会多加一餐膳食,还有炒菜等新花样美味得很。

 最重要的是,没有这么多需要背诵的东西,只需与其他黔首们聊一聊如何使用豆腐、豆饼和踏锥,完事。

 哪里像是在少府工作,不光准点上班,每日还得前往郎官处进修学习。

 除了背诵相关如《置吏律》《除吏律》等律令。

 像秦朝基本律法,也就是源于李悝《法经》后由商鞅修订的六律,《盗法》、《贼法》、《杂法》、《具法》、《囚法》、《捕法》也必须全文背诵。3

 与此同时,秦朝律法每年,甚至每半年都有可能因为突发事件,而发生变动,这些新律法也通通要背。

 官吏的若是不与时俱进,考察时背诵错秦律,判错案件,那下场就是完蛋。

 章邯连发际线都往后挪了点,可见学习压力有多大,

 这日,又轮到章邯值夜班。

 说是值夜班,其实就是去官营作坊加班。

 过去,酉时以后,少府一般是不动工,工师工匠都回去休息。

 然而自从少府得到丞相命令,必须尽快将从四海收缴而来的兵器改造成新式农具。

 夜里少府官营作坊的灯火,就没有灭过。

 少府负责这事的二十位侍郎,已经病倒五位。

 另外十五位轮岗坚守岗位的侍郎们,神经紧绷,每天不是在内吵架,就是对外咆哮,宛如喷火战士。

 ——活着还不如耕牛,好想回长安乡的里巷。

 章邯再次感慨一声,然后他瞪着一双布满红血丝的眼睛,跟随侍郎一起巡视官营作坊。

 他们刚刚抵达,章邯便看见里面有不同朝服的人,仔细一瞧,居然是丞相府使者前来。

 看他们面无表情的模样,章邯心里咯噔一下,坏了。

 “不知两位过来。”

 少府郎官已经迎了上去,挤出了笑容,“王丞相、冯丞相针对我们提的几点要求,可有何建议?”

 “下官正要说此事。”

 丞相府的使者,他们面无表情地转达王丞相与九卿商定后的决定。

 第一点要求,将制作新式农具的任务交给民间工匠来完成,可以给予奖励粟米、银钱等方式。

 否决,理由是,堕了秦朝的威名。

 第二点要求,收缴上来八成新的六国兵器不熔断,置换秦朝边疆已经破损的秦国兵器。

 同样否决。理由是,挑选兵器太耗费时间,不如抢先完成新式农具的任务。

 …

 少府郎官们脸上的笑容,一个个炸了,指着着自己猩红的血丝,愤怒道:

 “无稽之谈!陛下都鼓励民间饲养耕牛!那些官员懂什么,为何不让民间工匠参与,这纯粹是想要累死我们,好举荐他们自己人上位是吗?!”

 “那些士子真是不知天下疾苦!宁可为了荣誉,也不肯尽快普及农具,尽早造福民众!”

 …

 可不管少府郎官们如何争吵。

 丞相府使者只平淡补充,“此乃丞相与九卿的决议。”

 章邯依在一旁困得打瞌睡。

 哎,这就是小福星说过的池浅王八多吧。

 明明少府和丞相见面时,两方交流其乐融融,偏偏下属们每一次见面,都仿佛恨不得捅对方一刀。

 门外忽然传来喧哗声。

 没多久,所有郎官都拱手而立,章邯赶紧也低下头。

 一个很沉稳的脚步,以及一个很松快的脚步,几乎同时迈进来。

 “参见陛下!”

 所有人行礼。

 章邯没想到会有幸碰到皇帝来少府,激动得慢了半拍,一下子就显现出来。

 周围很安静,章邯额角冷汗都渗出来。

 “陛下。”

 若卢令虽然恨铁不成钢,但还是出面维护一二,“这位刚从长安乡过来,对新农具、豆饼上颇有建树,只是年岁尚小,不慎失了礼数。”

 若卢令说完,有一道清脆的童声响起:“章……邯?仲父?章邯怎会在这?”

 “……无妨。”

 嬴政低磁的嗓音响起,“既出身长安乡,你过来。”

 章邯一愣,脑海中还浮现着,小福星怎么会在这。

 然后他被若卢令轻轻一脚给踹了出去,踉跄着停在嬴政和张婴面前,因为保持着低头的姿势,正好能看见张婴冲他憨憨一笑。

 章邯心安了许多。

 “看看,这马具仿造起来应是不难。”

 嬴政说着,同时递给章邯一样物件。

 不光章邯过来,少府宁郎官同样不敢敷衍,凑过来帮忙摆弄了一下。

 “不难。”章邯老实说。

 嬴政“嗯”了一声:“多久可以仿造。”

 “一日……嘶。”

 章邯察觉小腿被狠狠地踹了一下,不是一脚,好像是三脚。

 他懵逼扭头,却只看见满脸无辜的若卢令、宁郎官以及对他微笑的张婴。

 他犹豫了一会道,“若是熟练工,不讲究材料,或许一个时辰就行。”

 他说完,仿佛听到附近有哪位熟悉的轻微“嘶”声。

 “好!”

 嬴政微微颌首,“那朕命你们今日先仿造出来,给你们……”他忽然想起张婴在马车内,一会就将马蹬改造好的模样,补充道,“一个时辰。”

 “什,什么?!”

 章邯瞳孔地震,为何会要得这么急,少府工匠已经超负荷运转了,“陛下,恐怕……”

 嬴政微微眯起眼。

 若卢令立刻冲上前,打包票道:“陛下放心,臣竭尽全力。”

 “是必须做到。”

 “唯。”若卢令高声道。

 嬴政微微颌首,忽然,身后传来急促的跑步声。

 赵文和李信居然一前一后的冲进来。

 嬴政正纳闷这两人怎么会凑在一起时,李信在行礼之后,两眼放光地冲向了马蹬处,但是赵文却满脸忧虑地跑到了嬴政身前,附耳低声。

 嬴政瞳孔猛地一缩。

 片刻后,他眼眸闪过一抹厉色:“可证实?”

 “陛下。”

 赵文知道会嬴政,立刻递上秘信,“三个信使渠道都已确认过。”

 须臾,嬴政看向李信:“一个时辰,马蹬的事你先盯着,稍后送阿婴回宫。”

 李信一愣。

 他还没来得及问,马蹬是什么?怎么盯?回哪个宫?

 就见嬴政转身,步履匆匆地离开。

 李信:……

 他揉了揉头发,脑中灵光一闪,半蹲下来看向张婴:“这马蹬,可是骑具。”

 张婴点头。

 “好!”

 李信露出喜悦的笑容,立刻扭头看向宁郎官,“一个时辰内可仿造多少出来?三十件成不成?”

 宁郎官心生不祥的预感,道:“陛下只说,一个时辰内仿造出……”

 “那就二十。”

 “可……”

 “我再退一步,给你们一个半时辰。”

 宁郎官苦笑:“但是……”

 李信不笑了。

 他本就身形魁梧,高大,当他逼近之后,居高临下冷着脸看人时,这份压迫感连武将都不一定能抗住,更别提许久未见沙场的文臣。

 “稚子可在一盏茶内,做好一副马蹬。我亲眼所见。”

 他指着站在一旁张婴,冷声道:“尔等还不如一位稚子?”

 宁郎官:“……”

 在无奈答应李信的要求后,宁郎官苦着一张脸,先是狠狠地瞪了章邯一眼,这蠢笨的小子,都给了暗示怎么还傻乎乎地应下了。

 之后,他忍不住哀怨地看着张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