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贼夺鹿侯

第714章 假战报(第3页)

刚进去,就被张献忠递来金国密报,随后听刘承宗道:“这里最有意思的是,阿济格说谎了,他夸大了对宣府李国梁部的战果。”

 

他们通过付仁喜知道。

 

李国梁的战报,是率军两千追击金军,取得胜利,斩首几级,夺回牲畜一百三十。

 

付仁喜对此战的了解,是李国梁没说全,实际上是讳败为胜。

 

阿济格下套伏击,用骑兵把他冲成两截,连总兵标将都被打了个重伤不治,死了二百多人,全靠家丁死战才逐走敌军,只抢回了点牲畜。

 

但是在阿济格给黄台吉的密报中,说的是遭遇宣府李总兵的五千人马,将之击败,斩杀四百二十六人,夺马一百匹。

 

就是这两边战报,都不可信。

 

实际上就连这个结论,都是刘承宗的虎贲军官研究了半天,实在没在战报里找到用于迷惑他们的东西,这才信了这是战报。

 

他们一开始,是怀疑信使故意叫他们抓了,是敌军使计策呢。

 

刘狮子笑道:“既然如此,捕获的那个传信骑卒,还活着吗”

 

刘体纯上前道:“大帅,人抓住的时候就救不活了,三眼铳糊了一脸铁子儿。”

 

刘承宗点点头:“再抓,留活口。”

 

他说罢,看向张献忠,道:“起草文书,把他们这个信原封不动,再另写一封,宣镇李国梁仅军兵两千,阵亡二百,还夺马十三匹,牛骡一百三十头。”

 

“等抓了活口都给黄台吉送去,让他知道,他这个弟弟不老实,净说瞎话。”

 

张献忠的眼睛亮了:“是,卑职这就回去写信!”

 

又看见大元帅玩活儿了。

 

这叫什么,离间计!

 

不过刘承宗的表情倒没那么轻松。

 

因为他不理解,没想明白,阿济格为何撒谎。

 

李国梁要在战报上讳败为胜,是害怕处罚。

 

阿济格不一样,他的任务不是进宣边击败明军,是劫掠人畜财货,至于战争胜败,于他无关痛痒。

 

那为啥要撒谎呢

 

刘承宗估计,这是后金在舆论宣传上的战术。

 

阿济格应该想过,这封信会被明军或元帅府截获。

 

所以他系统的在战报、情报等工作中,进行造假,好处显而易见。

 

后金八旗本来就人少,这样消息传回沈阳,能增加己方兵将信心;若是途中被截获,又能在瓦解敌军意志的同时,还能挑拨李总兵和朝廷的关系。

 

让大明死板的政治机器增加内耗。

 

这是大明很有意思的点,烂,确实烂,杀良冒功、讳败为胜这些现象确实有。

 

但大家也真的是很认真地在干活。

 

武将会有讳败为胜的毛病,甚至有些人还会杀良冒功,但他们真的看见敌人就扑上去打。

 

而且打完了,后面也会有文官很努力地把事情真相追查出来,不然别人怎么知道他杀良冒功呢

 

任何事情都会有专人来调查得一清二楚。

 

卖命了,打不赢;干活了,没意义。

 

刘承宗把这个写封信告诉黄台吉,就是告诉他,你的伎俩,我已经都知道了。

 

以此来给对方增加一点心理压力。

 

主要还是这活儿简单,反正他的塘报也要在边外逮探子,造封信,逮住探子让他拿着送回去就行。

 

如果不是系统化的造假,那就是打小报告,离间阿济格和黄台吉的关系;如果是系统化造假,那就是搞黄台吉心态。

 

总之,他不亏。

 

只不过,给他送这信的探子还没逮住,正向克什克腾部换防的贺虎臣,就派人送来四封急信。

 

贺虎臣截获了后金方面,费扬古送给杨麒、额璘臣、俄木布的私信,对杨麒的是痛骂。

 

而对额璘臣和俄木布,对前者是语焉不详地提到盟约,对后者则是感谢其网开一面,协助纵火,放镶蓝旗东撤。

 

最后一封信,则是贺虎臣请示,是否要将漠南蒙军撤下,调后方军队上前。

 

刘承宗攥着急信踱步出帐,在帐外空地沉思片刻,看向东方山峦雄伟的大兴安岭,抬手将秃鹫放飞,道:“不撤。”

 

“传贺帅,漠南四总兵营撤出克什克腾山口百里,立营备战,以二十三万户骑兵向隘口深入,探明敌情勿仓促而战,急送军情回报。”

 

当他回过头,尾随出帐的张献忠只看见他咧嘴在笑,微微瞪着的眼睛里却没有笑意,反而带着几分癫狂。

 

随后就见刘承宗将贺虎臣的急信拍在自己手里。

 

张献忠愣愣地看着落在自己手中的信,与刘体纯、左良玉等人面面相觑。

 

就听见刘承宗往口中塞了一把炒面,大口咀嚼,含糊不清。

 

“歹青的皇帝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