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4. 灵台九铸: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2页)
不光是这个识海拟境的事,据陶追然所说,这次易家和魔族之所以没能得逞,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傅长宁的功劳,这些进来的弟子能活下来,也有她的份。
眼下,只是更加坚定了杜昱兰的决心。
那头,光球内部。
傅长宁在第三块魇石化为齑粉时,额头冷汗簌簌而下。
这所谓的识海拟境,并非真的全然对识海内部没有影响,只是可以将伤害降到最低。
可朱离之火本就霸道炽烈,哪怕只侵入一点点,亦是对识海的一种巨大折磨。
此情此景倒是有些像许多年前,在困在天河珠棺材里的情形,一次次徒劳地,往那望不见底的棺材内注入神识。
那时的疼痛现在回忆起来,其实并不算太要紧,可对当时还弱小的她而言,已经是堪比凌迟。
此刻亦是如此。
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难过关卡。
可傅长宁并不愿意放弃。
神识能够得到淬炼的机会太过难得,以后修为愈高,碰上这样的机会便越少。
别看她现在神识已经称得上筑基期了,可实际上练气期间,几乎没有什么主动修炼神识的法子,她目前为止,唯二修炼过的还是苦海道君给的神识之法,和那本《梅花五叶》,可前者是侧重变化,后者则侧重一心多用,都不在于对神识本身的淬炼。
难得来一个朱离之火,她怎能放弃?
关关难过,那便关关过。
傅长宁咬着牙,任由头脑被灼烧得一片空白,继续焚炼神识。
她也是对自己有数的,见魇石模拟了几次识海环境,都不成功,便不再尝试把朱离之火往识海内引。
虽然这样收获会更大,但显然,这么做证明了是在找死。
傅长宁虽然目前事事看起来都像在找死,但还真不是,都是有一定把握才上的。
绝对的十死无生,她不会尝试。
神识在体外与朱离之火碰撞,同样会对识海造成巨大负担,但有一个缓冲在,倒真给了傅长宁机会。那些被朱离之火焚炼的神识,她不仅不能放弃,任由它们被吞噬,反而要加大神识注入,时刻操控着、承受着这种磨难,与它对抗,就像是汹涌大海上的孤舟,一次次迎接足以掀翻天地的巨浪。
中间偶有几次,孤舟被彻底打翻在海浪中。
但仅仅不过数息,又会有新的、倔强的神识,重新闯入其中,继续着这一与天斗的壮举。
傅长宁与这朱离之火,缠缠绵绵了不知道多少天。
中间偶尔甚至感觉自己产生了幻觉,似乎听到了外边更多人的声音,但也只不过一刹,就彻底安静了下来。
无边的漆黑里,她的意识在不断下沉,再下沉。
终于,沉到底。
看到了一滩水,一截木头,和一朵花。
她走过去,把水和木头妥帖收好,接着,看向了那朵花。
那朵原本魔气与恶念深重,凝聚了魇魔族万年修为与神识,之后被净化,又被她驯服的白花。
它看起来纯净,柔和,人畜无害。
傅长宁伸手,碰向它。
毫无迟疑,义无反顾。
-
“快三个月了……”
到七月时,朱离之火已经逐渐减弱,但里边依旧没有要结束的趋势,要不是确定傅长宁还活着,且生命状态稳定,两人早就出手打断了。
七月初时,因为看到朱离之火变弱,杜昱兰还曾经短暂升起过,把那几个还没筑基的弟子叫回来,重新尝试一番的念头。无论如何,此地有她和姬如烈在,那几个弟子总不至于出事。
但几人都受着伤,尤其是陶追然,身上精血损失过多,根本没法在这样的情况下筑基。
更别说,哪怕坚持得最久的刘愿安,也只在这异变的朱离之火冲刷下,坚持了半天。
杜昱兰不好面子,倒不觉得在修仙界宗门面前丢了人,只是心情难免复杂。
虽然知道这火对练气而言太过凶残,可果然还是有过对比,才知道它究竟到了何种地步。
八月初,距离傅长宁开启淬炼,已经过去近三个月。
虽然人没出事,但里边依旧没传来要筑基的动静,就在两人已经有些坐不住,想着要不要用神识仔细查探一番时,里边忽而爆开一阵剧烈的金光。
本就弱下来的朱离之火瞬间被冲开,连带着坚持了三个月的光球也被冲垮,露出里边的情形。
傅长宁凌空盘膝而坐,身下似乎有一层柔和的如花瓣绽放的白色光晕,托住了她的身体。
早早布下,但根本没用上多少的灵石大阵,一阵颤动,无边的灵气向中心汇聚。
青色与黑色交织着出现,为这原本极端的火灵气环境,带来了一丝清爽的凉意。
姬如烈看了一会儿,面色一变,开始往大阵外边加灵石。
杜昱兰在旁边,踌躇了一会儿要不要给。
傅长宁并非她的后辈,她此前做的,已经仁至义尽。
但她确实是个老实人,明知眼前这个少女为军盟立下大功,她却站这光这么看着不动弹,实在令她心下难安。
姬如烈仿佛能精准猜到她心中想什么,“杜道友此次护送队伍来此,兢兢业业,兼有叛徒作乱,心力交猝,回去后,军盟想必会对道友的损失进行补偿。”
换言之,走公账。
这话一出,杜昱兰果然不再犹豫,也取出来一部分中上品灵石,帮忙补上。
谁能说,协助立功者筑基,不算一种公事呢?
再不济,也算是维持了军盟与归元宗的友好合作关系。
有了灵石补足后,面前掀起的灵气风暴,果然更加强大,而处在风暴中心的人,正在阖目,做着筑基前最后的准备。
——将一身的灵液压缩,铸成九层灵台。
这么说不太准确,傅长宁气海内的灵湖水,严格来说不是灵液,她当初胆大包天,提前修炼了筑基期才修炼的灵炁,虽然一路磕磕绊绊,可也总归是走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