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水黑则渊:变化疑问,重修睛明......
这是个傅长宁从前不会,或者说极少去思考的问题。
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特性,水深则绿,水黑则渊,有些水就是柔和无攻击性,有些水就是沉重冰冷,都是源于它本身的地形、水域和周围灵气环境影响罢了。
是这样就是这样了。
已经形成的结果,无人会去追究原因。
可是此刻,也许是这些时日一直惦记着变化变化,她突然意识到,这份沉冷或者柔和,对水来说,怎么不算是一种变化?
而她呢?
她的水与木,这种变化在哪里?
所谓的水木灵炁的变化,缺了“水”和“木”,还算是变化吗?
单纯的灵力绵长浩瀚,又可以被称之为一种变化吗?
傅长宁不清楚,但却在心底叩下了一重重重的疑问。
接下来数关,她冷眼旁观着这水下的诸多光景,一边仍旧出手,一边却没了先前兴致冲冲磨练第一重变化的兴致。
前十八关很快结束,她拿到手第二份灵炁。
又是半日休养,开启第三重磨练。
这一关是那外号李子的矮个子卷毛青年的主场,考察的点在于,在空中同翼类妖兽作战。
对大部分修士而言,地面作战是最安全最有把握的,其次是水中,毕竟大部分时候,普通水域都可以使用避水珠。
空中则多有不擅长者,概因修士除非到了金丹,足以御空飞行,或是直接在飞行法宝上打架,剩下的都极其考验身法的精妙,与一心二用的本领。
怎么在一边御物的情形下,一边和速度极快,本身攻击力又强悍的翼类妖兽半空作战,对大多数修士而言,都是足以焦头烂额的事。
但就归元宗弟子来说,这一点还算好,早在外门时,宗门便无偿向所有弟子传授了一门地阶飞行身法,《身如彩翼》,只要在云间学堂认真上过半年课的,大多都学过。
但哪怕是一样的教,学的好与不好也是有差异的,遑论这关还不是单纯的秀身法,而是要在稳住身法的前提下,一心多用,与妖兽进行厮杀。
李子因为主修的便是一门仿翼类妖兽而作的《百隼游天诀》,在这方面优势极大,哪怕是陈明锋,在空中也不如他灵活矫健。
但尺有所长寸有所短,这也造成了他在杀伤力方面的不足。从前几人多是以李子和余师姐控制下来妖兽,陈明锋和蒋师姐再负责击杀,因为余师姐布阵要花时间,这一环往往费心费力。
但现在有了傅长宁,她的藤蔓和木笼都是绝佳困人利器,省下一个布阵的时间,两个筑基后期的主攻手,便可以从容击杀。
趁着这个空挡,傅长宁也第一次有闲暇,认真观看他们的出手全程。
陈明锋是剑修,手中起码掌握了两道剑气,一道偏金啸之气,另一道则翩若游龙,婉转不绝,两道剑气互相搭配,杀敌无往而不利。
筑基后期论理应该是掌握了两重变化,他的两重变化就是这两道剑气吗?
可按这么算不对,九玄剑宗有些人早在练气就掌握了两道剑气不止,难道他们那时候就可称为筑基了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