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七层之别(第3页)

 而这一点没能捅破的窗户纸,在见到同为练气七层的法修韩遲出手时,隐隐有了明悟。

 她一直以为练气期修士就是不断修炼,不断往上升,呈现一种平滑的均匀上增趋势。

 可现在看来,似乎并非如此,

 练气七层宛若是个天然分水岭,在这之下和在这之上的修士,有着天壤之别。

 傅长宁见过的练气六层不少,除了灵力深浅,她们之间并无区别,都是从气海调动灵气,游走全身经脉关卡,而后通过法诀引出,化为攻击或防御。

 所谓法诀,或从口出,或从手动,都是为了更好地操控灵气并达成自己想要的法术。

 现有的法诀,都是前人已经试验过无数次,定下来的最省力也最具性价比的施法方式。

 ——事实上,如果你能有更巧妙的施法方式,大可以不用约定俗成的那套法诀,如此,旁人在你法术出来前,也大概率看不出你在捣鼓什么,有出其不意之效。

 简言之,在这之前,傅长宁一直以为,大家都是这样的。哪怕柳舜华有时候没这样,她也只以为是彼此修行方式不同的缘故,想着刀修或许有特殊的、不同于法修的作战方式。

 可此刻通过这场打斗,她终于意识到,不是刀修特殊,而是练气七层以上的修士,都有点特殊。

 他们施法并不依靠法诀,也无需调动全身灵气——不,应该说也是要的,只是,他们调动起来没她这么麻烦,有更简单更省效率的方式,表现在外就是,他们的法术圆融如意,如臂使指,几乎不会遇到任何阻碍,或被打断的情形,想发就能发。

 这让他们在斗法时拥有无与伦比的优势,兼之本身灵力深厚,底下修士几乎没有反超的可能。

 傅长宁偶尔也能做到这样,但那是因为她基础打得好,较之寻常修士的七七四十九个周天,她修炼走的是八十一个周天,从底子上来看,便不可同日而语。

 但那种依靠自己灵力深厚制造出来的流畅,和韩遲这种宛若天成的流畅是不一样的,傅长宁甚至觉得,哪怕韩遲体内灵力已然十分浅薄,他施法依旧能做到这么干脆利落。

 她当初之所以困扰,便是因为这一点。

 她和柳当离的法术看似一样,本质却截然不同,而她更向往柳舜华那种施法方式,不断练习,却永远只能做到形似而神不似。

 那时候她还没有这种施法意识,只以为是自己还不够厉害,对法术的理解不够透彻,于是学习时总有障碍淤塞之处,而此刻,一切豁然开朗。

 韩遲敏锐地意识到,傅长宁的施法风格变了。

 如果说之前,她的风格更偏向于保守规矩,追求一种高强度的精准复刻,那么现在,她的法术则带上了自己的味道。

 怎么说呢,复刻不是坏事,许多人想做到标准如教学模板,还做不到呢,傅长宁的施法美观且高效,俨然已经是相当成熟的典范。

 但复刻并非是完美境界,在它之上,找准自己的风格,方是至理。

 像他,一开始便充分受到老祖冥月真人的影响,施法幽诡偏柔,讲究悄无声息。

 这不好吗?当然好,很多人想要金丹真人的指点还没有呢。

 可那不是他自己的东西,这种诡吊风格也不适合他,他为此困扰了许多年,剑法一无寸进,一直到今年突破练气七层,方才打破瓶颈,练成剑法第三层。

 傅长宁能在这么小的年纪想通这一点,他由衷为她高兴。

 事实上,傅长宁转变风格的原因和他想的并不一样,韩遲以为她是和他一样,被固有的准则困住了,但傅长宁从来没担心过这一点,从她第一天修炼,第一天炼丹起,她就没被前人定下的规矩困扰过。

 修炼修的是自身,自然要自己怎么舒服怎么来,余者皆是外物,外物,那便是辅,怎能为了辅而弃了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