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史岩之到青岛港(第2页)

 再说没有人的岛屿,去占领也没有意义,没有人的岛屿,向谁剥削!

 双方的观点说完后,又述说各自依据的正确性,说来说去也难以达成协议,共识!

 在张濡的提议下,先搁置起来。

 如此的美酒佳肴,要该吃吃该喝喝!

 于是开始了觥筹交错?!

 胡湘向史岩之说了百乐门设计规划。

 张濡听了很感兴趣,但史岩之说,不会有人去消费。

 其实目前南宋的娱乐业,繁华程度远大于青岛港的。

 “三公子,青岛港,你们自由到何时,”

 目前青岛港货物进出不收税,人员进出不限制,经商,打工都不限制,成了公共的地方,所有人都能来青岛买地盖房。

 “一直会自由下去,”

 “我宋国来青岛港的百姓太多了,我们人头税少收不少钱,我们要在青岛港设立税务官,打击偷逃人头税的刁民,”史岩之说道。

 胡湘听到史岩之的话,更是感到好笑。

 我们设立青岛港为自由港,主要是为了收税,你们也设立收税衙门,那算怎么回事,虽然人头税并不高,每人一年只收一块钱,但不能开这个口子。

 “史大人,每年这些工匠挣了多少钱,邮递到大宋,你知道吗?”

 史岩之当然不知道,也不知道目前有多少人在青岛港,只知道目前人不少。

 “每月明州的福康钱庄都有十多万块工钱是从青岛钱庄转来的,一年得有一百多万块,”张濡说道。

 很多人并不随身携带钱,都是到了明州后,在从张濡的福康钱庄,把银子取出来,不过现在流行银元了,不是以前的碎银了,省了称重的麻烦。

 “在青岛港打工挣钱的宋国人,我们可没有收取过他们一毛钱,”

 “那些人挣了钱,也没有向官府交,”史岩之说道。

 现在人们还没有经济学概念,挣的工钱,到宋国后,不得消费吗,但官府只看收的税多少。

 “他们的家人得到钱了,不得购买柴米油盐,那些货物你们不都收税,我们划出青岛港做自由港,你们为何不划明州为自由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