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小农民沭河小花生

第747章 夺取东港府(第3页)

 潘小安没有对她们,做慷慨激昂的演讲。

 女人是感性的。承诺取得不了她们的信任。想要她们臣服,只有看的见的物质。

 潘小安来到府库,这里的羊皮堆积如山。这里的帐篷,满满几大仓。这里的毛毡,一堆又一堆。

 而羊圈里的牛羊,更是多达十几万只。

 原来东港府不缺物资。辽国贵族缺德,金国贵族更缺。

 他们宁愿羊皮生虫,也不愿分出去一张。

 潘小安命人将帐篷拿出来,推到府衙门前。

 他让人四处喊话,只要在帐篷门口,挂上一只安字旗,她们就可以得到一顶帐篷,两只羊羔。

 府衙门前的校场上,安字旗摆了一堆,帐篷摆了一堆,毛毡摆了一堆,羊羔摆了一圈,肉干也摆了一堆。

 一个妇人探出头,她身后就会跟着一群妇人。

 潘小安让人在校场上,用铁桩马做了两条通道。只有这样,才不会发生拥挤。

 他又派去一队长相英俊的士兵,一是震慑闹事者和插队者。

 一是让这些妇人看看,宋人的士兵是英俊的,不是可怕的。

 这样可以最快的,消除人与人的陌生感,建立起信任的基础。

 当然,这样的好事,她们是不相信的。身为奴仆的她们,对于任何好事,都持怀疑态度。

 甚至于,皮鞭与呵斥,反而能让她们更快的信服。

 但潘小安不需要这样的统治。他要建的是理想国。

 人与人之间,可以不认同种族,信仰。但可以和平共处。

 因为,人普遍追求的东西,是相同的。

 一个契丹女人,领着三个半大小子,慢慢走到通道口前。

 这女人穿着厚重的羊皮,如果不穿这个,她将没有衣服可以穿。

 那三个孩子,满脸污垢,只是喊着“饿,饿,饿…”

 她领着孩子慢慢走向安字旗。“奴…奴婢…可以…可以拿…”

 发旗的士兵,把刚要送出去的旗子,又缩了回来。

 那女人瞬间脸如死灰。她弯腰屈膝,就要下跪求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