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小农民沭河小花生

第967 章 童贯之想

 童贯颤巍巍抱起童常的尸体。 

 这尸体对他来说,是那么珍重,那么沉重。 

 童贯抱着的,不是童常的尸体。而是他碎裂一地的王冠。 

 曹州府城门前的百姓是善良的。有人见他可怜,便想上去帮忙。 

 “你们去帮忙便是。但我要告诉你们:这人叫做童贯。”守城兵丁介绍。 

 围观的百姓,由伤心变得高兴。他们忌惮于童贯往日的赫赫凶名,不敢上去捶他。 

 但指着土狗骂蠢猪,百姓们很有一套。 

 童贯耳朵灌满了骂声。他愤怒的看着百姓:“若是放在月余之前,我全给你们筑了京观。” 

 童贯背起童常,步行往汴梁走去。 

 这人自有一股狠劲。他要让大宋的官民看看,他童贯不是懦夫。 

 童贯韧劲十足。童常韧劲不足。 

 只走了三天,童常就开始腐烂。那流出的汁液,走到哪里臭到哪里。 

 童贯坐在地上,失声痛哭。他的哭声,是那样的委屈与不甘。 

 童贯哭够之后,找来树枝,将童常化为灰烬。 

 那滚烫的灰白,是童贯最后的底色。 

 这一日,童贯来到东明县。这是他诞生的地方,也是他追逐梦想的地方。 

 童贯生的高大威猛,仪表堂堂。就是这样一个汉子,在家乡却佝偻着身子,卑微的做人。 

 这样的人生,肯定不是童贯想要的。 

 他想去种地,却没有钱财购置土地。 

 他想去当兵,却只有乡勇可做。 

 他想去读书,却连一本《论语》,都买不起。 

 他茫然四顾,他心有戚戚,不知今生该以何种营生为生? 

 神宗皇帝对于内侍的信任,多于对朝臣的信任。 

 神宗皇帝派宦官李贤,去召集四方有志青年,投身到内侍行业。 

 这一日,召集令来到了童贯的家乡。 

 李贤是个有才的内侍。他只知道一个道理:“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李贤出了一张榜。名为:招贤纳士 

 告:四方有志青年书: 

 你的人生灰色暗淡吗? 

 你的前途,雾茫茫看不清方向吗? 

 你的脑袋空空,不知所谓吗? 

 你的钱包空空,啥也买不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