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小农民沭河小花生

第532章 又是除夕

回府的路,潘小安想着,是时候改变军队的建制与称呼了。

 这个将军,那个将军,这些花样繁多的称呼,让人脑子疼。

 是个啥官,就管什么事。这不是清清楚楚,让人一听就明白吗?

 军、师、旅、团、营、连、排、班,这称呼可是要简洁很多。

 什么职务,什么番号,一听就能听明白。

 而对于军服,潘小安早已做了改制。他可不管士兵接受不接受。

 裤子是裤子,褂子是褂子。板板正正,行军走路,穿着也舒服不是?

 这长衫长袍的,穿着也不得劲啊。

 潘小安当然知道,步子不能迈的太大。

 更换服装,对于百姓来说,可从来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但对于军队来说,却相对简单一些。

 这次的军服,潘小安都是用了上好的布料。为得就是让士兵们能够喜欢穿。

 一名士兵就能影响一个家庭。这十万士兵,就能影响十个家庭。

 到时候,整个金州府的百姓,就会慢慢接受新式样的衣服。

 人们都有从众心理,一个看一个。如此过个三五年,不用潘小安下命令,换衣服这件事,就会被完成。

 打碎泥罐重新做,潘小安有的是时间。他不会为了自己的荣耀,就迫切的希望一件事做成。

 潘小安很喜欢《愚公移山》这个故事。愚公说的好:

 “我做不完,由儿子做,儿子做不完,由孙子做。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所以啊,怕什么?急什么?一口吃不成大胖子。

 很多事情要慢慢做,把基础打好,把制度建好,一代总比一代强。

 除去这些事。潘小安现在最忧心的还是原料。

 金州府也好,蓬莱岛也好,都不算是原料盛产的地方。

 所以,向外扩张,就变得迫切起来。

 而向大海里延伸,还是向陆地上延伸,这路线的选择,却容不得半点马虎。

 潘小安来到金州造船厂。

 蒋海舟这些日子一直在研究钢铁船。只是,这钢铁产量急剧下降。

 他的船舶厂,也面临着停工的难题。

 “小安大人,现有的钢铁,仅仅能够造一艘纯钢铁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