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小农民沭河小花生

第570章 好吃吗(第2页)

 俺有沤的肥,上了二亩地。这一亩地能有三石干麦。”

 “这样算来,十亩地,能有三十石吗?”

 老汉摇摇头,“有十五石,老汉也能心满意足。”

 “这些麦子,能够你们一家吃上一年吗?”

 老汉张张嘴,没有说出话来。

 “老丈有话实说就好。”

 “小安大人,这些粮还要交粮税。一亩地要交一石粮。”

 “这么多吗?”潘小安惊讶。“这鲍旭真是该死啊!”

 老汉叹息一声,“不止如此。我们还要交草税,牛税,水税,路税…”

 潘小安听的目瞪口呆。

 “这鲍旭真是人才。能够想出如此花样繁多的借口…”

 “最后还能剩下多少?”潘小安问。

 “仅仅三石而已。”

 潘小安在换算这个单位。这时期,一石约等于一百二十斤。

 三石粮,只有三百六十斤。

 四口之家,一天仅有一斤粮。一日三顿,一顿只能吃三两。平均每人连一两饭都吃不上。

 所以啊,很多地区还保留着,一天只吃两顿饭的习惯。

 但如果不是这么重的税呢?

 老汉家有十亩地,勤勤恳恳耕种,可得粮二千斤。

 四口之家,一天可分五斤粮。一人一天吃一斤粮食,又怎么会饿肚子呢?

 而等秋季收获,他们还能有结余。手里有闲钱,可以修建房屋,打造家具,喂养牲畜。

 如此三五年光景,他们就能富裕起来。

 老话说:不扰民,民自富。

 这句话的道理,很深刻。

 “老丈勿忧。今年的赋税不比往年。那些乱七八糟的由头,都将会被取消。

 而交粮,每亩地只需交半石。牧草每家每户只要一石。这其中半石,我们会出银钱买下来。”

 老汉听到潘小安的话,激动的热泪盈眶。

 潘小安早先答应过东昌府,要为他们免除三年赋税。

 而如今,他已经失言。

 但东昌府的百姓,从来没有将这件事当真。

 潘小安心里想道:“等结束了这场战争,他一定要把这个承诺兑现。”

 小妇人送来饭菜。

 冒着热气的地瓜馒头中,还有两个白面馒头。一盆干蘑菇炖小鸡,加一碟萝卜秧咸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