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小农民沭河小花生

第573章 书生六人(第3页)

 这明辨台下的气氛,瞬间凝重起来。

 “走”孟奇喊道。

 他要用行动给潘小安助威。

 “小安哥,你生气了?”莫前川问道。

 “是啊,前川。我生气了。读书,本是让人明辨是非。知识,是为了让这时代更美好。

 可你看看这几位在做什么?一个个之乎者也,吊着书袋。

 他们以人上人自居。下欺百姓,上辱主上。整日搬弄是非,实在令人气愤。”

 “小安大人,我看干脆把他们抓起来,让他们菜市口见。”

 孟奇出身猎户。在金州府时,没少被这些举人老爷欺负。

 “孟奇,杀了这六个,还有六十个,六百个。咱们是杀不干净的。”

 “小安哥,那该怎么办?”

 “上以自信傲世天下,便不会听这些人的甜言蜜语。下以自尊行走乡野,便不会被这些人蛊惑。

 如此,他们就失去了自傲的本钱,如此,他们就没有了可以生存的土壤。”

 “小安大人,这该如何办到?真的能办到吗?”

 “孟奇,能办到的。等到咱们金州府的百姓,人人都能识字,写字,他们就没有这么骄傲了。

 等到金州府的百姓,人人都可以背诵几句诗词,他们就不会再出来,炫耀这点优越感了。

 等到金州府的百姓,也敢站在这个明辨台上时,他们的话语权,就会被打破。

 当和他们面对面做辩论时,你就会发现,他们的目光是如此短浅。

 他们辩论不过时,也会像泼妇一样,对人辱骂。”

 莫前川与孟奇没有见过千年之后的场景,但潘小安见过。

 潘小安设立明辨台,不是为了给文秀才,胡老言这种人的。

 他是要给这时代,三教九流的人,都有一个说话的平台。

 等到人人都能畅所欲言,表达自己主张的时候,这时代才是最好的时代。

 “小安哥,明天还是让我上台比试吧。我熟读诗经,唐诗,便是本朝名家诗词,我也多有涉猎,想来不会输给他们。”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