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谷贵不一定益农,谷贱也不一定伤农(第3页)

 魏宗贤顿感有些振聋发聩。

 这是他以前从未想过的。

 当年的大明从国库不知道下拨了多少银两至地方,然而这就如同石沉大海一般,全然没有半分水花溅起。

 灾没赈到,事情也没解决。

 唯独富了那批满嘴仁义道德的东林党,或许这就是原因。

 正如主子所言。

 钱给得太多了,牛鬼蛇神也都出来了。

 也只有那三瓜两枣,或许才能真正到百姓的手中。

 “多谢王上指点!”魏宗贤附身道。

 秦天纵笑着摇了摇头:“这一点上你要多向善保学习,善保要不说说你的心得?”

 说着。

 秦天纵看向了一旁低头不语的和珅。

 魏宗贤也同样将目光投向了和珅。

 作为宫内行政主管与宫内财务主管,二人自然是相熟的。

 以前的魏宗贤怎么也看不上和珅。

 毕竟和珅是鞑子出身,在魏宗贤看来这就是敌人。

 然而自从和珅将内帑打理得井井有条之后,魏宗贤便是改变了看法。

 这个鞑子,确实本事不小。

 至少这么久了。

 只听见说国库缺钱,却没听到过内帑缺钱之事。

 宫里当差的人都知道,主子是开明之君,其也并不像历朝历代那些帝王一般,守着内帑作为私产,就算是天下大乱,也不见得会动分毫。

 相反。

 主子经常以内帑钱财调拨国库,甚至用来资助军需等等。

 如此情况下,也造就了内帑负责人巨大的压力。

 毕竟遇到个动不动就用内帑钱财的帝王,一旦没有生财之道,那还真不好伺候,稍有不慎内帑就会入不敷出。

 然而自从和珅接管内帑后,却也从未听到过内帑无钱之事发生,如此可见和珅能力之强。

 低着头不语的和珅听到秦天纵点名,缓缓的抬起头,笑道:“王上谬赞了!微臣哪里有什么本事,不过是托王上鸿福罢了。”

 秦天纵摆了摆手,道:“你做得如何,孤是看在眼里的。孤之所以放心将内帑交给你了,便是因为如此,你无需谦虚。”

 和珅不语,只是嘴角露出了一抹笑意。

 能够被领导点名表扬,这可是不容易的事。

 片刻后。

 和珅才看向魏宗贤道:“魏公公,实际上也不是什么大道理!我同你讲个故事,你便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