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5章 必败之局 8

民居里没有埋伏。

 见过厮杀的几人还没进院子就能看得出。

 两间石头房子,一个小院,园里有点青菜。

 “都别客气啊,洗洗手洗洗脸,冲冲脚,我给几位烧点水喝。”

 院子里就有劈柴,晒得干燥又热乎。

 老汤出了屋子,赵一就说道:“这是地下党吧?感觉起来不像是军人啊。一点气势都没有。”

 钱二从进来就打量房子,检查每个角落,说道:“都说是地下党,能让你一眼看出来?敲敲角落,别闲着。”

 孙三擦着桌子,嘴里说道:“你们就不懂了,人家有可能就是普通百姓,真的是老乡。”

 沉默拖地的李四说道:“闭嘴,干活。别让人看笑话。”

 郑成虎把外套一脱就坐在了一角。

 四个大青年他一直在观察,委实看不出什么来。

 房子一看就是年久失修,无人居住,外面院子的青菜也是长的杂乱,应该是早春丢的种子自己长出来的。

 前面他们来的路线,都是新四军摸出来,再往里走,就需要地下党的指点。

 警卫已经搜过,这里并没有电台。

 也就是说,之前商量的沟通方法,可能要换一换。

 他选择不动声色的观察。

 热水烧开,入碗。

 食盒里提出来两荤两素,八个大馒头。

 郑成虎拿了一个大馒头掰开,中间夹了点肉菜,就离开了桌子,跟老汤在那角落聊天。

 其余四人在桌子上吃的,吃出了猪叫声。

 香,太香了。

 其实不需要有肉,就是有点纯正的花生油,干啃大馒头都行。

 肚子里咕噜咕噜叫的,雷鸣一样。

 老汤心里叹了口气,山上的士兵都饿成什么样子了。

 39年下半年,新四军的数量得在4万露头,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只能困于皖南地区。

 中国历代朝代更替,农民起义,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足够的粮食养育足够的人。

 客观限制了主观,相对于八路军来说,增员程度上,少了许多。

 当然八路军的生存环境也不好。

 军队里大多数都是青壮劳力,别说打仗了,就是一天什么也不干,光人吃马嚼就是天文数字的消耗。

 1939年,朱总司令倡议全军,自力更生,自给自足。延安已经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拿枪作战,拿锄种田的自我救赎之路。

 也带来了后面着名的“陕北南泥湾”美誉的良田。

 也是在这样的局面下,郑成虎奉军布命令,想去上海,寻求自己的谋生之路。

 这只是新四军自救的开始,等皖南事变后,军队解放了思想,才开始了彻头彻尾的转变。

 目前,只是一个良好的开始,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国民党是没有后勤的,他们的军队也不种地。他们靠国际贷款,靠华侨捐献,靠美国人的扶持。

 农民是种地的,但他们不得农民的意,还有日本人在以战养战,搞清剿,搞强收。

 《论持久战》中人民汪洋大海的战役,日本军队的后勤补给就是很大的漏洞,早期还能烧杀掳掠,后期疲惫期,开始拿武器换粮食。弹药不敢换,怕挨黑枪。

 民以食为天,尤其是军队。

 日本人的米肉供应精确到克,国民党军队次之,也能保证一定的米面。

 但国民党军官大多旧军阀和乡绅出身,克扣截胡做买卖成了习惯,下面的士兵到手的并不多。吃不饱,穿不暖也还是常态。

 为何那时候那么多国民党军队成了伪军?

 没办法。没有信仰的人是经受不住苦难的。

 穷则思变,新四军也到了必须走出来试一试了局面。

 国民党逼迫,日本人威胁。

 生存空间内,什么都贵,什么都没有。

 老汤在院子里的压水井里打了点凉水,端到郑成虎面前,随口说道:“麻子哥是哪个麻?

 芝麻的麻么?”

 “惹麻烦的麻。”

 “那不是一个麻么。”

 “不一样,因为我们不想惹麻烦。”

 暗号对上了。

 老汤沉声道:“师长好。我是老汤,上级指派我来,给你们送明天的行动方案。”

 “怎么突然改计划了?咱们不是已经进来郊区了么?”

 早在教授晚饭布局之前,五人已经进入,他们已经随时可以进入上海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