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4章 香港之行2
按照一般人的想法,不管是大陆还是香港,都是同文同种的华夏血脉,谁穷一点谁富一点,其实都还正常,就比如上海人看谁都像外地佬,再比如在网上有一段时间喜欢调侃河南人偷井盖一样。
可调侃归调侃,大家打心眼里还是认为彼此都是一家人。
但香港人似乎并不这么想,他们还保持着心理的优越感,一种变态的心理优越感。
当经济和文化慢慢开始衰落时,香港人唯一能保持优越感的就是他们所谓坚持的民主和自由。
为了保证这一点所谓的体面,香港的大律师们还一直坚持戴着假发上庭。
这本来就是当年香港还是大英殖民地时期,大英这个搅屎棍留下的一种陋习,可香港人似乎不以为耻,反而还要坚持所谓的传统。
简直是莫名其妙。
其实与其香港的这些人是在坚持大英留下的传统,倒不如说是坚持所谓的特立独行,体现一下那有些病态的优越感。
说到底,香港之所以能成为如今的香港,最大的原因是当年特定历史条件下,华国将香港作为一个和全世界,尤其是和西方世界沟通的一个窗口。
比如在1951年,大陆从香港进口的钢铁材料占全国进口的三分之一,香蕉,医药品,器械,化学材料进口占比超过百分之七十。
1960年,在华国和老大哥翻脸以后,香港更是成为了华国与西方世界贸易的唯一中转站。
要知道进出口贸易从来都是日进斗金的买卖,香港这么一个地方承接了整个大陆所有的进出口贸易,这时候的香港如果不富裕才见鬼呢。
当然也有一些富豪为了帮助国家,竟然把这个日进斗金的进出口贸易给干亏了,那就是香港的霍家,当然也正是因为有这种巨大贡献,霍老去世时才有盖国旗的殊荣。
改开之后,香港的经济地位非但没有削弱,反而进一步加强。
港资成为华国吸引外资的重要资金来源,这些香港的大富豪们手握大把的钞票到内地投资,大陆犹如一块未开发的处女地一样,让香港的富豪们尽情的投资,尽情的发财。
那时候的大陆一穷二白,只要港资愿意进来,那所有的条件都想办法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