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0章 芯片问题2

 从贺知秋身上就能看出来,日后华国芯片产业的处境为何会那么的艰难。

 在眼下绝大多数人的认知中,全球化分工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不管是从成本还是从技术方面来看,华国根本没有必要去把芯片的全产业链吃下来。

 最好的做法当然是在芯片的全产业链中占据一个相对重要的位置,依靠全球化的优势,然后将芯片造出来,最后依靠强大的工业化能力,将这些芯片应用在自己的工业化产品上面,对全球进行销售。

 如此一来,既可以利用全球化降低成本,还能够发挥拥有强大工业化能力的巨大优势,日后华为就是这样操作的。

 麒麟芯片的设计是海思,可代工是在台积电,最后麒麟芯片应用在华为高端手机上面。

 依靠这样的打法,华为的高端机出货量甚至快赶超苹果。

 可是日后的事实证明,这套打法根本行不通。

 说到底,眼下的全球化是在漂亮国主导下实现的,在全球化的产业分工之中,漂亮国还是拥有极强的主导权。

 当在眼下全球化的分工之中,如果有其他国家威胁到了漂亮国的主导地位,那漂亮国是可以依靠自身拥有的主导权,对这个国家进行封锁和刁难的。

 所以当华为的高端机对苹果开始产生威胁时,漂亮国立即对华为进行了封锁。

 当然华为会面临这样的困境,那橙子科技同样也会面临这样的困境,除非橙子科技永远落后苹果一到两个身位,或者说向漂亮国缴纳一份投名状。

 可如果是这样,那李焕还搞个屁的橙子科技。

 李焕努力这么久,无非是想着打破这样的局面,可如果想要打破这样的局面,那就必须把芯片的全产业链全部整合到国内。

 这对李焕而言根本不可能,李焕主导下的橙子科技可以扶持一个芯片研发实验室,但绝对没有办法将整个芯片产业链全部转移到国内。

 这不是一家或者两家公司能搞定的事情,而是要由国家牵头,政府各部门进行协调,集合整个国家的意志才能办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