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0章 文化工作者要有文化2(第2页)

 

而李焕所能调动的社会资源,那根本不是那位不知名导演所能比拟的。

 

从《流浪地球》的成片效果来看,郭凡肯定是执导《三体》电影的最佳人选。

 

这也是李焕对郭凡发问的原因。

 

不过眼下的郭凡当然还不知道自己所具备的强大潜力,所以在面对李焕的这个问题时,显得有那么一点信心不足。

 

“这非常的困难,非常非常的困难。”郭凡想了想后说道。

 

“有困难咱们不怕,就怕你想都不敢想。”

 

“卡梅隆以前不过是个卡车司机,他能拍出《终结者》这样的史诗级科幻片,你为什么就不行?”李焕最后使出了激将法。

 
 

郭凡听到这话整个人都快麻了,他何德何能,怎么敢和卡神相提并论?

 

不过也正是李焕的这番话,让初出茅庐的郭凡生出了些许豪气,在干完一杯白酒后对着李焕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想要把《三体》搬上大银幕,有几个点是需要解决的。”

 

“首先是剧本,《三体》这本小说时间跨度几千万年,而电影剧本要求的是连贯性,这就给剧本改编带来巨大的难度。”

 

“其次是特效,如果将小说中脱水、水滴、质子、二向箔在电影银幕上具现化的表现出来,这不仅需要创作者的极大想象力,而且还非常考验特效技术。”

 

“最起码以我们眼下的特效技术,还远远达不到要求。”

 

“最后是电影时长的问题,现在电影主流时长在一百二十分钟,最多不会超过一百八十分钟,想要在三个小时内,讲完整个故事,这根本不可能。”

 

“按照我的估计,最少需要拍摄三部曲,甚至六部曲,才能把故事讲好,这对电影的创作和投资,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只要有一部电影票房不佳,那很有可能导致后期的续集流产。”

 

郭凡的一番讲解,把《三体》影视化的难度讲的非常到位,也讲到了关键点所在。

 

“困难讲的非常好,那解决办法呢?”李焕显然并不满足于郭凡只是提出问题,而是让他继续提出解决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