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8章 海南之旅7(第2页)
"过去五年,国企垄断了四万亿刺激计划中90%的资源,却只创造了30%的就业和40%的gdp增长。这种资源配置的严重失衡,已经严重制约了华国经济的活力。"
李焕微微皱眉,在笔记本上写下"数据来源?"三个字。他注意到张可为引用的数据与官方统计有出入,不排除有夸大的可能。
"更令人担忧的是,国企的低效正在拖累整个经济体系。"张可为点击遥控器,投影幕布上出现一组图表,"以钢铁行业为例,民营钢企的吨钢能耗比国企低15%,人均产出却高出20%。如果全面放开市场,仅这一行业每年就能节省上千亿成本。"
会场响起一阵低声议论。李焕看到几位民营企业家频频点头,而几位来自央企的代表则面色凝重。他注意到坐在第一排中央位置的经济大佬,表情平静,看不出倾向。
张可为的演讲逐渐升温:"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在于彻底的市场化改革。我建议分三步走:第一步,取消国企在融资、土地等方面的特权;第二步,对竞争性领域的国企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第三步,对效率低下的国企实施战略性退出..."
李焕的笔尖在纸上划出一道深深的痕迹,这种激进的主张在学术讨论中可以存在,但在如此高规格的会议上公开发表,恐怕不是这么简单。
"只有让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华国经济才能真正释放潜力。"张可为的结束语引来热烈掌声,特别是来不少的自民营企业家和一些国外财团老总。
主持人宣布进入提问环节时,有几人都发表了意见,当然称赞的居多批评的较少。
实在听不下去的李焕最后举起了手。当话筒传递到他手中时,他感到全场的目光都集中过来。
"张教授的观点很有启发性,"李焕并没有直接开喷,"但我想请教几个问题。首先,你提到的钢铁行业数据,是根据哪些企业的样本得出的?”
“据我所知,宝钢、鞍钢等大型国企在高端产品领域的市场份额和技术专利远超民企。"
张可为推了推眼镜:"都是公开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