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我挑起了民族工业大旗?(第2页)

在香江总部,有一个专门的部门,要薪酬委员会,专门制定薪酬的考核标准,一切按照标准做,基本薪酬就会很可观。

而这套标准,是下放到昆也不知道有多少企业,有多少人。

当年,不是他不想管理,只是大方针,剩下的事情,由

当一个体系搭建完成之后,那扩张的速度,就不是普通人所能理解了。再加上,海外大量的物资供应,让整个体系就像上了发条一样,高速运转了起来。

只敢小打小闹。

毕竟,一家横跨全球的企业,如果想跑路的话,基本上,无处可逃,而且逃到外面更危险。

在这样上下一致的行动力下,很快,五千多家企业,完成了参保,甚至那些合同,还是经过培训过后,按照标准模板填的。

如果二三十年后的人看到当年大发保险这样起步的话,一定会说牛逼。

这就导致了一个事情,相当于,郑昆自己摸了一遍自家的家底,然后看到五千零三十一家企业,包括昆汀汽车以及相关配件企业,这就达到了上百家,这里面,还包括三家玻璃企业。

其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当属零售业了,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超市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在各个省会城市,并逐渐向周边地区辐射开来。

这些超市不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商品选择,还通过优化供应链、降低成本等方式不断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

看着那十本大部头书一样厚的资料,郑昆自我感觉良好,原来,不知道不觉间,居然拥有了这么多企业。

早在八十年代,就开始合资开办工厂,搞制造业,可以说,这十几年业,虽然在大陆财富不能换汇,只能反复的投资,避免贬值的理念下,不知道不觉间,搞出如此大的场面,他除了感叹之外,另一个事情,就是难怪自己每次到大陆,那些人就对自己就更热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