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被割怕了(第2页)
再加上对当地重点企业的投资控股,让他们慢慢融入当地,进行本土化。
这里最典型的就是蒂丝尼了,蒂丝尼在巴黎就很失败,虽然那里人均水平高,但是,他们不喜欢去蒂丝尼。
而在岛国,却很受欢迎,当地的营销,也就是经营方,他们的策略就是把引进来的蒂丝尼本土化。
这就让蒂丝尼在岛国非常的受欢迎,这也给蒂丝尼提了一个醒。
对大陆的投资,主要是人力成本低,而且,大陆的工人,培训一下,与岛国的工人一样,是很好的劳动力。
郑昆与松本幸子、美希两女聊天的时候,就说到了这个事情上了。
“当年(1985年)签订广场协议的时候,虽然有来自北美的压力,但是,岛内的那些人,也是希望升值的。”
“日元升值,美元贬值,他们就可以用更便宜的价格,购买公司,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购买资源。”
“岛国本身是由一些岛屿组成,资源再多也是有限的,而且灾难频发,哪天没了都不知道。”
郑昆自然是知道这一点的,他们这些人,骨子里的凶狠,就是早期他们的祖先遗留下来的,有同情心的,早已经不是饿死,就是争夺资源的时候被打死了,剩下的就是不善良的人,他们活得很滋润。
“那些财阀,根本不会在乎岛国是否会被华尔街收割,他们只关心自己能否通过投资海外来低价获取资产和资源。”
郑昆在那时提出了一个疑问:“当时是不是一些上层人物与华尔街一同展开了收购行动?”
事实上,对于这个问题,郑昆自己心里已经有了答案。在那些曾经对岛国进行收割的投行之中,有两三家正是属于他的。
当时,那些来自华尔街的公司几乎占据了众多企业股份的大部分份额。如今的状况是,这些大财阀或富有的企业纷纷将企业转移至海外,他们在海外所拥有的资产不仅不比在岛国本土的少,甚至还多出许多。
这使得郑昆大开眼界,但当他联想到双子星时,立刻明白这种情况并非没有可能。毕竟,双子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转移资产,大量资金需要经过诸多环节才能最终存进大发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