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李世民的用意(第2页)

 所以,这件事才拖了这么长时间。

 不过,眼下东突厥求娶长乐,也不失为是一个机会!

 李世民无心远嫁长乐,东突厥此时逼迫李世民,对于想迎娶长乐的长孙家来说,绝对是一个契机!一个推动长乐下嫁长孙家的契机!

 而且,满朝文武,没有哪家的子嗣比长孙冲更适合迎娶长乐。

 。。。。。。

 皇宫。

 立政殿。

 “陛下何事如此高兴?还饮了这么多酒。。。”

 闻着李世民一身的酒气,长孙皇后连忙为李世民宽去外衣。

 李世民笑着揽过长孙皇后,“观音婢,长乐不用远嫁东突厥了!”

 “陛下此言当真?”

 长孙皇后愣了一下,随即眼眶泛红,不敢相信的看着李世民。

 “朕何曾妄言过?”

 李世民拉着长孙皇后坐下后,把今日房俊进宫的事,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房俊这小子点醒了朕,那东突厥求亲为的无非是从我大唐拿走些好处。。。既然如此,朕给他便是!何苦还要让长乐因此事而受苦终生?”

 最主要的是,房俊给李世民找到了一个更好,更为冠冕堂皇,且不会给后人留下话柄,也不会让后人诟病的理由。

 钱,是借给东突厥的,是他这个大唐天子,不忍东突厥之人受冻饿之苦,而伸出的援手!

 长孙皇后擦拭着眼角的泪痕,说道,“今日长乐抱小十七回来的时候,妾发现她眼眶微红,隐有泪痕。。。后来让人询问了随行的宫女,才知道了尚食局之事。”

 打从东突厥求亲以来,长乐就如同货物一样,在朝堂上被朝臣所谈论,谈论如何将她远嫁东突厥,如何用她换取大唐的和平。

 而房俊,是第一个站出来为长乐说话的人,甚至是不惜得罪那些朝臣。

 房俊的话,道出了长乐的悲苦,也触动了长乐的心弦,所以长乐才会落泪。

 “长乐的性子陛下知道,那孩子孝顺,又懂事,自从东突厥使臣提出求亲,长乐每次来立政殿,都是满脸带笑,从不给妾身询问之机,也从没在妾的身前提过此事,妾身知道,她是不想妾和陛下为难。。。”

 若是换了其他公主,估计早就已经把后宫给闹翻天了。

 远的不说,就说当年李渊初定天下之时,突厥挥兵犯唐,李渊为了稳定大唐,无奈之下,黎阳公主与突厥和亲,才平息了一场大战。

 远嫁突厥后,黎阳公主至今渺无音讯,十多年过去了,大唐连一封黎阳公主的家书都不曾收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