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会长2(第3页)

 这个逻辑就像一条锁链,锁住他内心深处的愧疚和那一丝丝微弱的负罪感。他王浩华的命,就是比别人金贵。

 在王浩华的认知体系里,这所大学里的大部分人,都是不思进取,浑浑噩噩的下等人。他们沉迷于游戏、恋爱、享乐,虚度光阴,活该被人领导,被人驱使。即使将来走出社会,也只配成为他脚下的垫脚石。服从他的指挥,是他们存在的唯一意义。

 而在这群下等人中,王浩华最厌恶,最无法容忍的人就是成果。

 成果,这个名字本身就让他感到生理性的不适。那个成天只知道阴郁着脸的人,就像附在集体的一团阴影,他的成绩永远在倒数徘徊,一个既不努力,又喜欢摆出一副“世界欠我”的倒霉相,简直就是一个废物。这种人不配拥有任何人的关注,更不配站在光明里。

 然而,学校里唯一能让王浩华勉强认可其能力(或者说利用价值)的杜莱优,却总是喜欢不合时宜地和成果搅在一起。更让王浩华怒火中烧的是,在学校第十四届学术科技节那个“中国梦,民族魂”红段子征文比赛中,这个平时跟隐形人一样的成果,居然写了一首冗长的诗参赛,还居然荣获一等奖。当看到颁奖名单上“成果”的名字赫然排在第一位时,王浩华感觉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侮辱,就好似被人狠狠践踏了一样。

 凭什么?一个阴沟里的老鼠,也配和我站在同一个领奖台上?也配沾染荣誉的光芒?

 在王浩华眼中,成果就是那只最令人作呕的老鼠。老鼠就该永远躲在阴暗的下水道里,偷偷摸摸地苟活。当它不知死活地爬到阳光下,甚至大摇大摆地出现在众人眼前时,那就是它最该死,最令人厌恶的时刻。成果的存在,本身就是对他“精英至上”信条的亵渎。

 那股被冒犯的怒火,混杂着嫉妒和蔑视的光芒,再次灼烧着王浩华的理智。他想起自己当时怒极之下,也曾模仿成果写诗的样子,在笔记本上愤然写下一首打油诗,宣泄着对这只“老鼠”的极度不屑:

 > 天将良才如我般, (上天降下的英才如我这般)

 > 鼠辈之徒不可攀。 (鼠辈之徒岂能与我相提并论?)

 > 若横其行忘其道, (若它胆敢横行忘了本分)

 > 人皆摒弃祭苍天。 (人人都会唾弃它,将它献给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