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年轻的影帝,范老师的课(第2页)

 到了酒店。

 可惜施施还在横店拍戏,不过这回倒是见到了有段时间没见的子枫妹妹,长个儿了。

 “大叔!”

 子枫妹妹看到周余棠贼开心,笑得一双大眼睛弯成了弯月,小跑冲了过来,蒙头扎进周余棠的怀里。

 她妈妈在后边看着颇为无奈:“这孩子,知道不用上学,有机会来上海玩,高兴坏了。”

 周余棠一把将子枫妹妹抱了起来,她双手带着周余棠的脖子,转头对她妈妈做了个鬼脸。

 子枫妹妹是00后,天真烂漫的孩子心性。

 对于这个年纪的孩子而言,从天而降的几天假期约等于是过年。

 晚上请张紫枫母女吃了顿饭。

 这次周余棠带着张紫枫一起走红毯,而且两人都有提名。

 周余棠是提名了金爵奖最佳男演员奖,张紫枫是最具潜力新人女演员。

 盛夏。

 魔都。

 电影节来了不少洋人,毕竟名字就叫国际电影节。

 不过。

 内娱圈子的熟面孔也有不少。

 国际章、范小胖、周讯、冯晓刚、邓朝、张涵宇等一批华语影坛的知名导演、演员齐齐亮相,引发了媒体争相报道。

 香江跟弯省那边也来了不少明星大腕。

 成龍、刘德桦、甄子旦、墨镜王、陈可幸……

 红毯之上,星光璀璨。

 媒体记者蜂拥而至。

 每一位明星出场,闪光灯便骤然响起。

 走红毯每一个明星的出场,都伴随着一阵阵尖叫。

 国际章穿着一袭黑色雪纺曳地礼服,风姿绰约。

 坐在车里的周余棠,目光直朝着那边打量,身旁的范小胖嗤之一笑:“衣服不错,身材不行,根本撑不起来。”

 “怎么撑不起来,看起来胸口刀疤很深,挺有料的。”

 周余棠捏了捏下巴,好像在思考某个深刻的问题。

 “嘁!”

 范小胖不屑的发出一声轻腻鼻音:“一眼假,挤出来的,要不就是垫起来的。”

 “?”

 周余棠脑门上缓缓浮现一个问号。

 见他不太信的样子,范小胖挺了挺自己胸前弧度惊人的曲线,傲然道:“造假的刀疤线条形状一眼就能看出来……”

 “还有这说法?”

 “套路深着呢,一般是先挤后垫,不行上支架……”

 范小胖今天是一袭金色吊带亮片深v长裙,很明显能够感觉得到那雪白丰硕的肌肤令人心跳。

 “你这样不行的,要不晚上范老师给你补补课?”

 “固所愿也,不敢请尔!”

 ……

 学习一下女性知识那也是进步。

 其实周余棠还没有感受过特别大是什么感觉。

 大美媛、曾梨、刘施施身材都不错,但都不能算是丰满类型的姑娘,倒是刘艺菲其实身材很有料……

 这对狗男女形如干柴烈火,开车那叫一个速度与激情。

 刚过来找他的子枫妹妹很迷茫的扯了扯周余棠的衣角:“余棠哥,你们在说什么?”

 “额,没什么。”

 周余棠连忙转移话题:“今天你有机会拿奖。”

 “真的吗?”

 子枫妹妹大眼睛里亮闪闪的发着期待的光。

 很快。

 周余棠一左一右,牵着范小胖跟子枫妹妹登场。

 一身黑色高定阿玛尼西服,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行走的优雅,身边的子枫妹妹也穿了一身小白裙,异常清新可爱。

 在他出场的那一刻。

 闪光灯照耀如白昼。

 “周余棠帅炸了!”

 “范小胖真的漂亮!子枫妹妹也很可爱!”

 “噗,看着真像是一家三

口。”

 粉丝们在接连不断的爆发呼喊应援声。

 面对足以将人眼睛都亮瞎的闪光灯,周余棠一如往常,面如平湖,眼都没眨一下。

 却没想到今天还遇到了对手。

 范小胖走红毯绝对是top级别。

 只见她面带微笑,还摆了好几个pose,完美艳压国际章。

 周余棠跟范小胖的联手出场,让颁奖现场气氛瞬间达到了第一个顶峰。

 由于阵势太大,引得前边的冯晓钢跟国际章等人都频频回头。

 冯晓钢那是张国利的铁哥们,也知道张国利跟周余棠的关系,很友好的咧着嘴朝他点点头,目光倒在子枫妹妹身上略有停留。

 这次红毯主持人也是周余棠的老熟人,魔都电视台的主持人陈晨,

 “余棠,听说你刚刚买了栋大楼,恭喜恭喜,你跟子枫妹妹今天都获得了提名,请问你们有什么感想?”

 “很激动,很开心,希望能不虚此行。”

 ……

 这次的电影节很热闹。

 前几天第六代导演王小帅在论坛上当众开炮:“宁皓、魏德圣、周余棠他们的票房都过亿了,他们很成功,但是作为导演,他们都失败了,我比他们穷,但是我能扛,人有一口气,就要有尊严,艺术片应该像高档会所一样,让一个人静静享受快乐!”

 哇哦!

 周余棠也是第一次见识到了第六代导演的偏执。

 接到了媒体采访,周余棠才站出来说了一句:“我做电影,尊重市场是第一原则。”

 “同时兼具精神内涵为拍摄重点与市场性,这两点并非是站在对立面的,电影的艺术性与商业性也不应该被人为割裂,我们要回归电影本身,做更加容易让观众接受的电影,只要价值观导向正确,内容又能满足观众的视听需求,那么电影就是成功的。”

 后来贾科长、宁皓等人也都有参与,各有说辞。

 第6代导演是以贾樟柯、王小帅、娄烨、路学长等人为统称的年轻导演。

 大多数把文艺片当成信仰,追求艺术表现手法,把镜头对准社会边缘地带的人物,诸如小偷、小姐、吸毒者、下岗工人,通常讲的都是这类人实现自我的超越的同时,凝聚出一个时代变革与反思。

 贾科长还说银幕上不能只有一种电影,不要让大片停留在权力崇拜的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