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梦游天姥吟留别8(第2页)

 

    太极宫。
 

    李世民的预感披证实了,他重重地将杯子搁在案上 “耽于逸乐,宠信群小,他是忘了隋炀帝和陈后主的教训了吗
 

    兴庆宫。
 

    李隆基怒道“谁是奸佞李太白何等不识好歹朕对他如此荣宠,他却在诗里把朕骂了个狗血淋头
 

    杨玉环脸色也变了,她只是一个女子,如何能抗拒过大唐最有权势的男人李白在诗中这般讽刺,她怕不是要招致天下骂名。
 

    中唐。
 

    白居易点评道 太白诗意纵横,刺笔写来亦是酣畅淋漓,然而此类作品甚少,想来亦是可惜。
 

    话音刚落,便听得水镜里继续说道
 

    白居易普在自己的与元九书中这样写道, “李之作,才矣奇矣人不迨矣索其风雅比兴,十无一焉。
 

    风雅比兴,指的是诗经中的美刺传统,要求诗歌要有所寄托,讽喻现实。
 

    他说李白的诗确实奇崛又有才,没有人赶得上他,但是呢在诗之美刺比兴上,却是十不存一,写得太少了。
 

    这其实是有失偏颇的,李白也有不少比兴之作,白居易这么说可能更多是想为自己的理论张本,大家要兼听则明。
 

    白居易
 

    我应该闭嘴的。
 

    三国。
 

    曹植迅速反驳“李太白诗作神清骨俊风骨卓绝,怎会不怠风雅你不要信口雌黄”
 

    他对李白的诗欣赏极了,此时竟看不得旁人说一句不好。
 

    齐地。
 

    杜甫也在为偶像愤愤不平李白诗继风骚而承魏晋六朝,怎么能说风雅比兴十无存一呢那披露的几句梁甫吟,力度之大,讽意之深,几乎振聋发聩
 

    白居易,我劝你不要乱说。
 

    然而杜甫不知道的是,不仅是李白,连他自己都被白居易嘴过,原因同样是讽喻之作写得不够多。
 

    从这几句来看,李白的讽刺是非常辛辣的。大家知道,唐玄宗这个人也是个传奇,前半生英明神武,后半生荒唐昏聩,仿佛被夺了舍似的,以至于无论他的粉还是他的黑,都希望他能早点死。
 

    “放肆”李隆基大怒, “黄口小
 

    儿也敢诅咒于朕,你有几个脑袋够朕砍”
 

    他高声怒喝,仿佛这样就可以掩盖突然升起的心虚感。本来还倚在他身侧的杨玉环踉跄一下,歪在座椅上,旁边的高力士也噗通一声跪下,额头冷汗直冒。
 

    诺大的兴庆宫寂静无声。
 

    秦朝。
 

    赢政眼中浮现出几丝疑惑,显然不太能理解这样的反转。
 

    太矛盾了。
 

    汉朝。
 

    刘彻眉头一挑,又是好笑又是好奇 这唐玄宗到底做了什么
 

    这个问题李世民也很想知道,他怒气冲冲地一拍桌子 “这个孽障到底干了什么荒唐事,才让那么多人都盼着他早点死
 

    虽然粉黑之类的话术听不懂,但结合上下文不难理解。英明神武和荒唐昏聩,这两个词语天差地别,竟然都集中在他一个人的身上李世民抚着胸口,不由得想起太史公的武帝本纪,一颗心迅速下沉。
 

    这孽障不会也整出个巫蛊之祸了吧
 

    此时的刘彻并不知道自己被唐太宗当成了反面教材,仍在乐呵呵地看戏。
 

    前期的李隆基励精图治,任用姚崇、宋璟等名相,开创了教科书里代代相传的开元盛世。
 

    但是,敌人的武力不能征服我们,资产阶级的捧场却可以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虽然,李隆基是被皇权与逸乐征服的。
 

    打了一辈子仗,享受一下怎么了于是李隆基将自己的重心转移到后宫,他寻访到一位美人她的儿媳,寿王妃杨玉环。
 

    “啪”李世民当场摔碎了杯子。
 

    “他他他”他气得手直发抖, 这个孽障,简直荒唐
 

    皇室里竟出现这等扒灰的丑闻,如今被披露出来,天下会如何看待他们李唐王室一旁的长孙皇后连忙帮他顺气,却到底也觉得触目惊心。
 

    “承乾的儿孙辈,不该是如此啊”
 

    兴庆宫。
 

    李隆基的脸色愈发难看,他本以为自己做得足够隐蔽,没想到后世人竟全然知晓,还拿到水镜上公之于众那岂不是,连太宗也听到了
 

    坐在侧坐的杨玉环神情有些恍惚,寿王妃啊,太久没听到这个称呼了
 

    。
 

    吃得一口皇室大瓜的众人连连皱眉,这玄宗皇帝,竟是连纲常伦理都不顾了。
 

    倒是后面已经知道剧本的朱元璋没有太过惊讶,他在品前面那句话敌人的武力不能征服我们,资产阶级的捧场却可以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