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琵琶行2(第2页)

 

    君王逸乐,失于国政,那梨园之祖的称谓,于玄宗,也不知是赞是讽了。
 

    苏辙跟着一叹,想起盛世湮灭,也不由有一丝憾然。
 

    宋初,汴梁。
 

    李煜凭栏远眺,幽墨一般的重瞳中似是怀念,又似是伤感。
 

    “霓裳曲啊”
 

    他想起故去的妻子,大周后娥皇。娥皇通书史,善音律,于琵琶一道最是精通,也曾寻按谱寻声,补缀遗曲,复现霓裳羽衣之盛。可今时今日,玉人不在,歌舞难寻,连唐宫也再不复见。
 

    他以手掩面,低声喃喃 “似诉平生不得志”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琵琶一般有四根弦,琴弦有粗有细,粗的被称作大弦,细的则称小弦。嘈嘈,意指声音沉重舒长;他说琵琶女快速拨动大弦,其声沉重舒长,好像阵阵急雨落在瓦片上似的,重且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农村居住的经历,以前村里的那种瓦房,逢上暴雨就是这样的声响。
 

    唐朝。
 

    王维不自觉点头,他会写诗,也懂音乐,几乎立时便体味到了这句诗的妙处。3
 

    4以急雨落瓦拟大弦之声,直引起听者联想,又使琵琶声之旋律真切可感,实在是妙笔
 

    奉天殿。
 

    朱元璋顿了顿 言下之意是,后世许多人不曾住过瓦房
 

    时下除宫衙寺庙、官宦之家等,顶上大多盖瓦,乡野之家,家境稍丰也可以住上瓦房,但犹有贫户顶上无片瓦。
 

    他也不是没在水镜中窥见过后世的房屋建筑,高耸矗立几入云端,和时下截然不同,他一直以为城中富庶些也就罢了,可楚棠现在竟然说“以前村那种瓦房”,那岂不是说,他们的村子里也住上那种高楼了
 

    朱元璋突然觉得咱大明也不是那么好了。
 

    他抬眼望向层层宫銮,黄瓦琉璃尽显巍峨,一直绵延向苍黛的远空。他知道,重重虚空之外,仍有一片天地,那里繁华、富庶、无有兵戈之苦,不需用马也有车载行人、任意一人皆可入学读书。
 

    他们管那里叫,新天。
 

    切切,形容声音轻细急促。琵琶女转而拨动细弦,声音嗡动间又仿佛有人在窃窃私语似的。大弦和小弦的声音交织,嘈切错杂间,就像大大小小的珍珠落在白玉盘上似的。
 

    珠和玉都是贵重物品,珠圆而玉润,珠玉相撞,在听觉和视觉上都会给人美好的联想。北宋有个词人叫晏殊,和欧阳修齐名,世称晏欧。他官至宰相,被称作宰相词人,词风典雅流丽,他的词集就叫珠玉词。
 

    我们学过他的浣溪沙,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确实是如珠玉典丽。
 

    妙极
 

    白居易蓦地抚掌大赞“花随春去,故曰无可奈何,本是寻常惜春伤春之语,妙在其后的似曾相识之句。
 

    燕似旧时燕,翩翩归亭,便似故去时光仍有重现,故而独徘徊间,就不只是怅然,更有眷怀冲澹,将意韵引向更高处,真是妙笔天成不露斧凿
 

    王维也是赞叹不已,这种清丽典雅的词风他喜欢极了。词应是后世兴起的文学,他在水镜中也多有窥见,其句式长短不一,较诗似更为自由,倒是更适合音律。
 

    王维在心里将角徵宫商转了一遍,不禁对所谓的词更期待了。若是楚棠能单独讲一首词就好了,他定要为之专门
 

    谱曲。
 

    另一边,元稹还注意到了“宰相词人”的称谓,一时不由语带感叹 “文人而能官至宰相,晏殊必有过人之处。
 

    北宋。
 

    晏殊捋着胡须轻笑 老夫闲情片语,不足为后世记诵。他这样说着,眼角眉梢却是舒展开来,分明透着几分欢喜。
 

    如今诗家,个个以诗文能登上后世的教材为荣,或是退一步,盼得水镜能提上一嘴,立时便可身价倍增,哪怕晏殊是宰相之尊,门徒无数,也无法拒绝名传后世的殊荣。
 

    欧阳修眉宇间也隐有激动 “吾何敢与老师并称”
 

    天圣八年,晏殊曾知礼部贡举,出司空掌舆地之图赋作题,擢他为进士第一,又对他多有栽培提携,所以他称晏殊一句老师。
 

    庭院里,李清照点评道 “晏元献、欧阳永叔,还有那苏子瞻,固然是学究天人,但写起词来,不谐音律,全是句读不葺之诗,不好,不好。
 

    一旁的小姐妹奇道 “他们都是大宋一等一的文人,那苏子瞻的门人,是伯父的好友,按理你该叫他一声爷爷吧,怎么这样说人家。
 

    “是呀是呀,”另一位小姐妹附和道, 欧公算起来还是你的远亲呢,你怎么把他们一起批了。
 

    李清照秀眉微拧,容色一片坦荡 “诗文之上不论亲友,他们写得不好,还不兴我评说了”
 

    她来了兴致,从石凳上起身,继续道, “还有那王介甫、晏几道、贺方回、秦少游,他们的词都写得不好。
 

    啊这
 

    小姐妹们目瞪口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被这一番评论吓到了,一齐笑道“那要照你这么说,大宋岂不是没有写得好的词人了”“那还是,有的吧”李清照眨眨眼,目露狡黠。
 

    明朝。
 

    朱椟咂摸了一下这几句诗,突然开口道 “不对啊,珠落玉盘就算了,这嘈嘈、切切的声音,并不怎么好听啊
 

    文采风流的朱柏忍不住了 “二哥你不能这么说,这是诗家语,重意而不重实。”朱椟刚要还嘴,水镜里的楚棠继续了,他只好生生忍住。
 

    其实抽离开来看,珠落玉盘并不一定产生乐音,嘈嘈、切切,听起来也不一
 

    定那么美好。就是啊后世都同意我的看法,朱椟得意地看了弟弟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