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3 章 念奴娇10(第2页)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歌声响在诸天外代的时空,水镜中的月色与夜空中的月色交相辉映,一时竟有双月凌空之感。那词那曲,仿佛唱到了人们心底。
 

    茶楼画坊的歌女们反应最快,一边凝神静听,一边打着拍子学习起来。
 

    终南山。
 

    杜甫轻笑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此句似与太白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相近,苏轼颇喜太白诗啊”
 

    李白朗笑一声“苏词也颇得我心”
 

    他端着酒杯回味那轻灵的旋律,苏轼词里写了月亮,他最喜欢月亮,李白觉得苏轼真是他的知己。
 

    宋朝。
 

    欧阳修一边沉吟一边点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有大智慧啊”
 

    他向来以为词是游戏之作,谁能想到偏偏出了一个苏轼,从此,词里也可以寄予深沉的人生感慨,他忽然能明白为何后世将苏轼作为宋词的代表了。
 

    旁边的梅尧臣也道“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此句盖有寄托,苏轼或许也曾有急流勇退之意吧”
 

    这样的情绪,以前向来是要在诗里寄寓的。
 

    梅尧臣忽然有一个预感,今日之后,词的写作风向,怕是要变了。
 

    客栈。
 

    苏辙不由自主起身,他伸长脖子,想要将水镜上的文字看得清楚一点,再清楚一点。一曲完毕,他的脖颈已然有些发酸,但更酸的是他的眼眶。
 

    “中秋之夜,两地相隔,兄长仍是寄诗宽慰于我,我”苏辙有些难言。
 

    苏轼拍拍他的肩膀接过话头“诗以抒怀,宽慰你亦是宽慰我自己。”
 

    他眉眼一挑,含了几分打趣:“水镜不曾说你的复诗,子由如今既看了,少不得要先复诗一首予我。”
 

    苏辙笑了,难得豪气“别说一首,十首都行”
 

    苏轼和苏洵一齐大笑,苏洵也站了起来,看着两个儿子道“你们兄弟二人感情深厚,互相扶持,为父看着很高兴。如今天降机缘,窥得他日种种,子瞻声势必将日隆,你二人务要谨慎,以免再遭祸患。”
 

    说罢,饱含深意地看了苏轼一眼。苏轼恍然未觉,和苏辙一头
 

    “是,父亲。”
 

    苏辙的奏折或许曾让宋神宗动容,接着,张方平,吴充等人也为苏轼鸣不平,连谪居江宁的王安石也向皇帝上书,说,怎么能有盛世而杀圣才这样的事呢
 

    沈括一愣,随即垂眸“竟然是王介甫。”
 

    但转念一想,毕竟又有几分情理之中的感觉。
 

    另一边,欧阳修亦是轻叹“王介甫毕竟是君子。”
 

    他没有看错人。
 

    客栈。
 

    苏轼也微微动容“王介甫当真不负盛名。他既谪居江宁,新党之中,恐有小人得势吧”
 

    他想起历史上变法诸人的遭遇,忽然对未曾谋面的王安石感慨起来。
 

    另一边,皇宫。
 

    宋神宗愣了一下,神情有几分晦涩“谪居江宁”
 

    他我后来,到底是把先生给贬了。
 

    王安石的仗义执言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正直士大夫的品格,也窥见了宋代文人相交的一点。
 

    顺便说一句,虽然苏、王二
 

    人政见不合,
 

    王安石也因为变法一事几乎算作众叛亲离,
 

    但他本人却实在是个君子,一心为公。
 

    他在地方多年,深刻认识到社会上存在的问题,所以上书进言,以雷霆手段推行变法,务求强宋,置自身毁誉于不顾,是历史上难得的改革家。
 

    新法当然有弊端,苏轼的有些批评也比较中肯,但总的来看,变法中也孕育着变强的机会,可惜队友难带,又缺少完善的机会。经济特区真是一个创举啊,不知道王安石有没有试点,要是能试点一下就好了
 

    北宋。
 

    前面的溢美之词王安石没有听,他迅速抓住重点。第一,后世对变法大体是肯定的;第二,水镜提到了推行变法的方法。
 

    “经济特区,试点”
 

    他沉吟着,楚棠虽是戏谑,但到底给他提了个醒。后世的变法,是选择一个州郡进行尝试,总结经验,其后再逐步推行
 

    他略作斟酌,水镜既言变法中孕育着强宋之机,仕林的阻力应该会少几分,他何不就此试一试后世的法子就是这队友难带,他何尝不知道手下之人稂莠不齐就说那沈括,就颇有钻营之心
 

    不想还好,一想只觉千头万绪一齐涌上心头,王安石却不觉得疲累烦躁,反倒是激出了一腔豪情。他振衣而起,干净利落道:
 

    “备马,进宫”
 

    与此同时,宫中的宋神宗,与其他时空的秦皇汉武等帝王均是留了个心眼,后世的智慧,倒让他们也来琢磨一番,是否堪用。
 

    后来旧党得势,想要全然废除新法,苏轼又出来反对了,说新法也有好的一面,车把手有时候确实挺不合时宜的,里外不是人的样子和李商隐有得一拼了。但也从侧面说明他是一个公允、以百姓为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