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9 章 阿房宫赋尾声之小李杜的恩怨情仇(上)(第2页)

 ?!!

 好家伙,给陛下整得怀疑人生了!

 长孙无忌心里一个激灵,当场给人跪下:“陛下万不可如此作想啊!”

 他引经据典、声泪俱下地反驳自家陛下的观点,只觉这是自己为官以来最黑暗的时刻。所以此时看着水镜,他的心情难得和堂上的九五之尊一致,既想看大唐辉耀文德,又担心里面扔出些他们受不住的消息。

 【先来讲讲作业。】

 【我们上次的作业是,假如你穿越到秦汉的年代,恰好遇到秦始皇准备大兴土木,你准备如何劝谏他。】

 【托这次作业的福,我们有幸可以看到政哥自己劝谏自己。】

 楚棠的声音里有那么一点幸灾乐祸,秦廷诸臣纷纷在心里汗了一把,鬼知道他们当时听到这个作业时有多么惊吓,就不能留些正常的作业吗?

 【讲真我本来以为这位小可爱是不会交作业的,毕竟你披着始皇本人的皮,但你竟然写了,还写得......挺好?】

 嬴政面无表情地忽略掉那句“小可爱”,声音里不觉带上几分冷意:“朕岂是那般心胸狭隘之人?”

 未央宫。

 刘彻一记哂笑:“哼,秦始皇若是不交,你现在就该公开要作业了吧?”

 众臣闻言都想起了自家陛下先前闹脾气不交作业被公开点名的事,纷纷低头忍笑,陛下这是深有体会,故而现身说法啊!

 【还有挺多同学的作业也写得挺好的,比如汉武帝给秦始皇上的谏书,我总结了一下,通篇就六个字:别修了,会亡国。】

 ?

 众人的嘴角一齐抽了抽,凝神去看水镜里的文本,不得不说楚棠的总结还是很到位的。

 “呵呵,楚姑娘的古文,学得不错哈?”

 不知是谁讲了个冷笑话。

 汉初。

 刘邦愣了一下,随即一拍大腿哈哈大笑起来:“别修了,会亡国。真精辟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不愧是乃公的好孙辈,这文章写得,我喜欢!”

 秦朝。

 蒙恬等人当场不高兴了:“这汉朝的皇帝好生无礼!”

 “都说大兴土木不

是主要的亡国之因,他到底有没有听课?”丞相王绾也青着脸。

 堂上的嬴政哼了一声,脸色更冷了:“汉武帝的见识就是如此?”

 未央宫。

 一干臣子属实没想到自家陛下交了这么篇大作上去,再看上面措辞显露的文章,司马相如强忍着扶额地冲动:

 “陛下此文......真是气势激扬、义正辞严。”

 刘彻懒得理他,只傲然道:“朕以真心待始皇才会如此直言不讳,只怪楚棠总结得太过粗鄙,朕岂是这个意思?”

 这么说着,他的脸上却明晃晃写着“我就是”三个字。

 唐朝。

 杜牧无言望天:“真没想到,汉武陛下是如此,呃......真性情。”

 【再比如说,李商隐同学,你可真是个小机灵鬼。】

 杜牧:?

 怎么又有李商隐的事?

 另一边。

 王晏媄好奇地问:“夫君,你写了什么?”

 李商隐摸了摸鼻子,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你看了就知道了。”

 还神神秘秘的。王晏媄更好奇了,仰头去看水镜。

 【先开宗明义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全篇引用《阿房宫赋》论证观点,再把《阿房宫赋》里里外外夸了一遍,最后再次重申役使百姓大兴土木不可取的中心论点,用的还是骈文?我说这位同学你会不会太秀了?cos小李连他追星杜牧都cos上了,这就是粉丝的信念感么?】

 楚棠po出原文,再次对这种高端粉丝行为叹为观止。

 你们史圈真会玩。

 李宅中,王晏媄不可置信地瞪大眼睛:“夫君,你这是......”

 李商隐写的时候很爽,提交时也很激动,如今公开之后被自家娘子这样看着终于觉出了几分尴尬社死:

 “先前寄予杜樊川的书信都石沉大海,不知他是否看到,我借此机会,略谈对他诗文的景仰之情。”

 王晏媄望着水镜里洋洋洒洒占了满屏的文字,你管这叫......略谈?

 酒楼之中。

 杜牧的表情终于裂开了:“全篇......引用?”

 北宋。

 苏轼笑道:“追星,追尚星辰?后世将仰慕他人的行为称作追星么?李义山素来景仰杜樊,望之如星月,追星这个词用在他身上倒也恰当。”

 就是这追星方式嘛......别说楚棠没见过,他也挺惊讶的。

 一旁的苏辙也有些不知作何评价:“可惜小李杜不似大李杜一人那般知交相契,对此,义山也只能徒呼奈何了。”

 中唐时期。

 韩愈觉得有些不对了:“杜牧作赋也就罢了,怎么李商隐作的也是赋?”

 而且看这行文四六相对、铺采摛文,比之《阿房宫赋》更精巧妍丽几分,简直就像是自己所反对的齐梁之风!

 其他许多吃瓜群众看不到这么深,但还是被李商隐这一手给震到了。

 “作业还能......这样写?”

 【但是李商隐老师,我真的很想问你一个问题,锦瑟到底有多少根弦?】

 “啊?”

 李商隐被这突然而至的问题整得有些迷茫了:“一十五根啊。”

 王氏同样秀眉微蹙:“楚姑娘何出此问?”

 其他人也有些懵,但楚棠并未继续这个话题,转而道:

 【要说小李杜,其实还是有那么点恩怨纠葛的。大家听我们现在小李杜小李杜叫得顺口,但真算起来杜牧本人可能还不怎么乐意。】

 李商隐:??!!

 如遭暴击。

 酒楼里,席间宴饮的同伴下意识拿眼睛去看杜牧:“杜兄,楚姑娘说的......是真的?”

 杜牧哼了一声,抿唇捏紧手中酒杯,并未答话。

 众人:看来是真的了。

 但这是为什么呢?

 盛唐时期。

 李白杜甫对视一眼颇觉惊奇:“怎么,这杜牧不喜李商隐的为人?”

 【最为李商隐来说,他当然是很景仰杜牧这位小前辈,还给他写过诗文,比如说这首《杜司勋》,杜牧曾经当过司勋员外郎,这个文题非常直白,直接就写着杜牧的大名。】

 水镜上出现了一首七绝: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惟有杜司勋。

 中唐。

 白居易吟罢点评:“音韵浏亮风格沉婉,不失为一首好诗。”

 “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惟有杜司勋。看来这李商隐对杜牧是景仰非常啊!”元稹笑着道。

 有这样的诗笔,李商隐对杜牧又这般景仰,两人怎么会交恶呢?

 【不过我们知道,杜牧在政治上是有追求的,他想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光耀门楣,结果李商隐说,你真是位好诗人啊!这杜牧能高兴吗?】

 咳......

 众人尴尬地

 咳嗽了一声(),看着杜牧都没说话。先前唱歌的歌女更是一张脸都皱了起来。

 原来这位杜诗人并不喜李商隐?()_[((),照这么说的话,自己先前那支歌岂不是唱错了?!

 李宅。

 李商隐又是失落又是不解:“杜樊川文才盖世,本便是位顶好的诗人啊!”

 咋还不让人说呢?

 盛唐。

 李、杜一人眉头微拧,虽然在杜牧的角度这首诗确实不那么美好,但是:“只是一首诗,杜牧不像是那等没有容人之量的人吧?”

 还至于连并称都不乐意了吗?

 【但这其实是件小事,后来李商隐又给杜牧写了首诗,主打还是夸夸夸——“杜牧司勋字牧之,清秋一首杜秋诗。前身应是梁江总,名总还曾字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