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二章 传承(一)(第3页)

 音乐要基于乐理基础,基本旋律、节奏、和声、音色等等需要掌握。 

 文学创作中的人物形象都能在现实世界,找到相应对应影子。 

 就连看似抽象,混乱无序的印象派画作,其实际的意义,也是画家基于本身想法,表达内心的混合产物。 

 所有人类可以描述出来的创新,不外乎如此。 

 进一步思考。 

 ‘龙’的形象,《山海经》里众多的神灵精怪,很大的概率,也是各种动物特征,拼凑而成。 

 “也就是说。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所有生成的意象,都是基于已有的认知,结合自身理解进行二次加工所得?”韩易追问道。“所以......加工过程中的偏差越小,越真实存在的意象,表达出来,就会越强?” 

 他现在有一种错觉,不是在请教修行上的困惑。 

 而是仿佛回到了穿越前,正在和一位哲学领域的学者探讨问题。 

 “你这么理解......只能说,对了一半。”林暮沉吟了下。“真实性,不单单指的是实体形态的真实存在,意象本身的威能和能力只是真实性的一部分。 

 一方面,你越熟悉、了解将要凝聚的意象本质,其真实性就会越高,成就的意象威能也就越强。 

 而另一方面...... 

 其实这也是更重要的一点,或许会有些难以理解,但你不用理解,只需要记住内容就好。” 

 他停顿了下,缓缓道。 

 “意象,源于我们的心力信念,由神魂神意转化而成。所以接触意象的人越多,相信其存在的人越多,意象就会越发真实。 

 这个时候,即便这种意象一开始很弱,但经过无数年,无数人的信念加持,其真实性会大大增加,所凝聚的意象威能亦会同步提升。” 

 “越熟悉,越真实......越相信,越真实......越真实,就会越强......?!” 

 韩易若有所思,隐隐有些明悟。 

 他似乎有些明白。 

 为何林暮一直以来,会将学派存亡看的那

么重要。 

 按照韩易的想法。 

 学派没了就没了,及时将各种资源转移,传承完整带出,有合适弟子继承,不也能够找到一个东山再起的机会? 

 总比死守一个看不见未来的希望,强出太多。 

 现在来看......是他把事情想的简单了,似乎真是不太行。 

 还是和林暮刚才说的内容有关。 

 独一性,这个不用解释,通俗易通,无非就是个体间的不同。 

 人与人的差距,比人与狗的差距还大,很好理解。 

 主要是所谓的真实性。 

 真实性分为三块。 

 一块是意象本身的形态和威能。单对单的情况下,老虎天然就比野狼强大,不用过多赘述。 

 一块是熟悉程度。两人同时借鉴老虎,凝聚自身意象,一方无比熟悉,一方模棱两可。 

 凝聚成功的意象,前者是威风凛凛的白虎,后者是四不像的花猫。威能上自然有天差地别。 

 最后一块,则是有些唯心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