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第2页)

而且倒霉的房地产,绝代大部分都是华资建筑商。

那些英资银行因为资本雄厚,不怕挤兑。

同时,英资的房地产可以按时完成交付,哪怕不赚钱也不至于亏钱。

反而趁着这个机会大肆的收购华资的地皮。

当然了,在这期间也有一些资本雄厚的华资建筑公司没有被波及也下场购买地皮。

其中有爱国商人,也同样有黄皮白芯有英资靠山的华资,例如李某人。

不管是不是真的和英资有关系。

但是接下来几年的房地产泡沫波及最广,损失最惨的基本上都是华资商人。

杜明海听完以后,心里在那里琢磨着。

想了一下,说道:“那港府呢!应该不会看着这个事情发生吧?”

如果房地产受到波及,对整个港岛各行各业都是打击。

王青松笑道:“叔,您都在这里待了这么久了,你感觉那些英资资本家,会在乎这个吗?一切有可能会动摇他们地位的事情,都想要扼杀在摇篮里,金融手段,不就是他们最常用的吗?”

顿了一下,随后说道:“而且您要是有认识的人,应该能打听到一个消息,港岛有意加大公屋的计划。”

他记得。

港岛在后年年初,会发表房屋政策的白皮书,宣布要在10年内建成190万个徙置单位和29万个廉租屋,并放宽入住徙置屋的资格。

这本来是好事情。

反而会给房地产加热。

但是被这些人利用,更多的人加入了房地产,加速了房地产泡沫的进程。

于是在这个事情的一年后,点燃了药引子,引爆了这个事情。

导致了银行挤兑的事情。

其实一开始挤兑不是很严重,只是因为一起支票取钱被拒绝。

本来银行是准备调集资金兑付的。

但也就是第二天,港岛的各大报纸都出现了这起拒兑的事情。

恐慌情绪在港岛蔓延,老百姓纷纷去银行排队取钱。

造成了各大银行都出现了挤兑现象。

从此跟雪崩一样一发不可收拾。

杜明海毕竟没有涉足银行业,对这个不是很了解,所以一时间没办法理解王青松的话。

但是王青松能说出来这个事情,说明他有自己的路子。

随后问道:“那可以先投资试试?那以后就不能投资房地产了?”

“可以,干一波,赚一波快钱,后面再看看。”

王青松在那里劝说着。

因为65年的挤兑事情以后,英资本来是准备趁着港岛房地产低迷的时候下场开始收割。

但是他们也出现了意外。

这个意外是来自内地。

自然是一年以后大家熟知的事情。

这个事情其实也波及到了这里,很多英资资本担心会打过来收回这里,很多资本都开始抛售产业。

地产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内地的事情打乱了他们的计划。

而那些有资本的华资,正是这个时候趁乱下场,火中取粟。

这才造就了未来的港岛的几个大的家族和财团。

稍微改变了华资在港岛的地位。

也算是一种进步。

……

“婷婷,那个王子轩到底是什么人?”

屋里,杜母在那里对着杜婉婷询问着。

杜婉婷听到母亲的盘问,迟疑了一下,还是说道:“能是什么人啊!你估计也猜测到了,你知道上次家里纺织厂的危机吗?”

“这我知道啊!怎么了?”

“就是他出手的,咱们家纺织厂,他占了55%的股份,我现在工作的公司就是他的,一栋商业大楼,还有一个300万平呎的工业园区,东方航运也是他的,他占据的绝大部分股份。”

没有说银行的事情。

杜母闻言皱着眉头在那里思索着。

随后不满的说道:“那他刚刚跟我们说的都是骗我们的?不然他哪里来的这么大产业?”

不说其他的,光是自己家的纺织厂股份就有对方一半以上。

更别提其他的了。

杜婉婷见状解释道:“怎么说呢!其实他父母已经都不在了,只有几个兄弟姐妹在内地,这些钱他是怎么来的,我是真的不知道,反正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就有这么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