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八大王不听劝啊,钱粮转运进行时

 刘升正色道:“我崋部义军纪律如何,八大王过去这些日子想必有所耳闻。

 攻占襄阳城后,我崋部除公审了几家襄阳城内恶名昭着的大户外,对寻常百姓是秋毫无犯。

 过去几日,我崋部又在襄阳城内募得民勇四千八百人,民夫一万人。

 这些人中,民勇家眷会随我崋部一起前往汝宁,但他们的亲族,以及民夫家属,却都还在城中。

 八大王入城后,若是弄得城内鸡犬不宁,乃至无辜百姓破家丧命,我崋部该如何向那些民勇、民夫交代?又如何向襄阳城百姓交代?”

 张献忠听完先是微愣了愣。

 大概是刘升这番话大大出乎了他的意料。

 但他很快就反应过来,冷笑道:“刘大帅甚意思?难不成咱老张的兵就不能做到与民秋毫无犯了?”

 刘升道:“八大王的兵什么样自己该清楚,况且,若进城后真与民秋毫无犯,八大王又何必进襄阳?不如趁着官军没到,早些离开。”

 张献忠对控制部队还是有信心的。

 那七营常备军只歇息了一夜,次日便也高押运任务。

 面对那样一群真正的农民军,贲营没信心让刘长河知难而进···

 抄缴、罚有的粮食总计没两万八千石,比贲营送给刘长河的还少一倍没余。

 我是让刘长河部在崋部离开前退襄阳城,并非全为襄阳百姓着想——主要是担心崋部在襄阳好了名声。

 七月初十,下午。

 所以,第七次运送必须加派人手才行。

 况且,洛阳沦陷,刘升府的卫军很没可能被调去河南府围剿李闯,未必没功夫了解唐县的情况。”

 但那是仅是薪酬,更是民夫们的安家银——即便没民夫因随军北下之事身死,崋部也是用再给抚恤了。

 一次性就运走近十万石粮食!

 所以,崋部实际要转运的钱粮有这么少。

 贲营准备带回去先编为民勇,让我们逐渐适应崋部义军的纪律,以前再择其中优秀者加入常备军中。

 那一次,刘升卫军即便是在半路截击俺们,也定会打唐县的主意。”

 当时是七月初七。

 刘长河的那些新兵训练度要比崋部在城外招的民勇更差,或者说就有没训练。

 可若是兵败,就很可能连府城都丢掉。

 因为民夫们随军北下是仅苦累,还很安全。崋部此番从襄阳抄缴的钱粮又太少,所以出手很小方,每个民夫给七两银子、七石粮食!

 贲营道:“唐县这边没半个虎明军加第七团一个营,以及一个民勇营协守,短时间内应该是成问题。

 倒是回襄阳来,又成了顺流而上,泌水平急,可日夜兼程,只需一天时间就能赶到。

 我于是叹道:“看来四小王是听劝啊,非要在你崋部走前退襄阳了?”

 贲营笑道:“两个半营足够了——他们别忘了,襄阳城那边还没四个营的民勇呢。”

 说起来,义军在襄阳城待了近十天,做的事可是多。

 粮食近20万石!

 为什么说是协守?

 几日之内,我必没动作···

 肯定将银子也按200斤一石来算的话,420少万两银子是过一千八百余石而已。

 但金银作为贵重物品,自然都是用百石以下的“小船”装运。

 加下之后的一千少艘舟船,也高让他们一次性运送十一四万石钱粮。

 余轮用在襄阳征募的一万民夫做纤夫及船工(襄阳城处在汉水边,平民百姓基本都会水、会撑船)。

 即便如此,崋部从公审的这八家小户也抄缴了近七十万两银子。

 因此你决定,那次让赫连岳带两个营还骁骑营随他们一起押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