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4.第389章 方以智的领悟(第2页)

 在大明这边,士林、读书人群体提到方以智,便会提到复社四公子(或江南四公子),因为方以智是复社四公子之一,名声与侯方域等并列。

 可在讯风卫的档案中,方以智与侯方域等人一开始就是两个级别——侯方域等属于不怎么重要的普通士绅子弟,而方以智却是大崋要极力策反、营救之人材。

 另外,方以智此前的人生轨迹也与侯方域等颇为不同。

 侯方域三人是屡试不中,但方以智却是先中举,又在崇祯十三年中进士,且名列殿试前茅,被选为庶吉士。

 后又有人向崇祯推荐方以智。

 崇祯遂在德政殿召方以智问对,方以智“语中机要,上抚几称善”。不久,方以智先被放到工部观政(实习),很快就擢升为翰林院检讨,并充当永王、定王的日讲老师。

 虽然并非太子日讲老师,但亦足见崇祯对方以智才华的认可。

 方以智亦颇受感动,职责之内尽心竭力,职责之外也多有建言。

 若非历史已改变,后来他还会高升为崇祯的侍讲官。

 他如今翰林院检讨的官职只是从七品,且无定员,没什么含金量。

 可若成为皇帝侍讲就不一样了,不仅是正六品,而且只有两人。

 若是调入六部,极可能成为正五品的员外郎,最差也是平级的主事,而以崇祯迅速提拔宠信之臣的习惯,便是直接被任命为郎中乃至侍郎都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