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名臣拜服,巡视北美(第2页)

 杨畏知想了想这些,便道:“火车精奇,巧夺天工;铁路更是堪称奇观。”

 “然不论火车、铁路恐怕都造价不菲,新朝初立,正该与民休养生息。”

 “陛下大兴工造之事,难道不知秦隋皆因不恤民力,以致二世而亡?”

 这话说就就比较重了。

 但刘升并不在意——他并非器量狭小之人。

 他道:“铁路确实造价不低,但介甫不知修建过程,如何就断定会糜耗民力呢?”

 杨畏知基于过去的见识,理所当然地道:“修建千里官道尚且有损民力,何况这种铁路?”

 刘升看向一旁侍立的秘书郎,道:“张家玉,你给杨介甫讲一讲,我大崋是如何修建铁路的,是否有损民力。”

 “是。”

 张家玉应了声,便面向杨畏知。

 张家玉,年二十八,广州东莞人,崇祯十一年举人。

 他精通经典诗文书画,好击剑、骑马、任侠,乃是后世历史上的岭南三忠之一。

 这一时空,张家玉在去年参加了大崋组织的第一次会试,高中探花。

 先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后晋为翰林待诏,今年则又被提调入秘书处,为从七品秘书郎。

 呆在这个位置上,张家玉对于今年被朝野议论很久的火车、铁路自然有充足的了解。

 “我大崋修建铁路,以铁道工兵为主,民工、苦役为辅。”

 “铁道工兵隶属于军务院,实为我大崋士卒,专司铁路修建之事。”

 “月俸三元,也即是三两银子,日常伙食比照地方民勇部队。”

 “至于民工,乃是招募当地青壮,月给薪酬一元,包一日三餐。”

 “故铁路修建期间,当地百姓皆争相应聘,期望成为铁路民工。”

 “至于苦役,或来自战俘,或为罪囚。此辈虽无薪酬,但伙食也比照民工,且能积累功劳减刑。”

 “可以说,我大崋修建铁路之作为,比历朝历代都要宽厚,不仅不损民力,还能借之富裕百姓!”

 杨畏知听了先是一阵惊讶。

 他原本是陕西人,自崇祯十三年踏上仕途,便一直在云南,对大崋、崋军了解很少。

 虽然近两年也听闻不少崋军的消息,但大多难辨真假。

 直到崋军攻入云南,他才算确定一点,那就是崋军不仅战斗力强,军纪也很好,可称王者之师。

 即便对崋军有所了解,可张家玉所言,仍出乎他的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