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铁甲镇海,朝鲜急了(第3页)

 可惜离得太远,又隔着许多建筑,他完全看不到那长鸣声来源处的景象。

 不过,根据昨日上岸采购的仆从所听到的零星消息,发出此怪声的应该是一种名为“火车”的事物。

 金堉虽然对这什么火车有些好奇,但也仅止于此罢了。

 他眼下更在意地还是能不能见到大崋皇帝。

 等到下午。

 终于等来了好消息。

 却是鸿胪寺官员来到了吴淞口海关。

 来的鸿胪寺主官是个青年官员,相貌英俊、气质儒雅,只是细看的话会感觉其人略有点阴鸷。

 “朝鲜国冬至使、礼曹参议金堉见过上使。”

 青年微微点头,道:“我乃鸿胪寺司宾署署丞侯方域,接下来,朝鲜使团入京路程便由本官安排。”

 “事不宜迟,我们大概两个时辰后就要启程,你速去安排使团登岸,休要延误了时辰。”

 金堉听了一愣。

 心想,两个时辰后启程?

 那时岂不是离天黑不远了?

 难不成他们竟要连夜赶路?

 虽说从苏州到南京若乘船,所走长江水面比较平缓,没什么湍流,可夜行船到底有些危险。

 若是普通人,急着做什么,冒点险倒也没什么。

 问题是,他们可是朝鲜使团,又携带了不少珍宝,更有四位郡主。

 万一遇到大风浪,或者别的危险,沉了船,该怎么办?

 念及此处,金堉便硬着头皮提醒,“上使,我们毕竟携带了诸多贡品,连夜行船会不会太冒险?”

 侯方域闻言不悦,“你要教本官做事?”

 金堉忙道,“不敢。”

 侯方域虽然摆出一副宗主国上使的样子,但涉及职司内的事,到底不敢弄出纰漏。

 于是哼了声,解释道:“尔等放心,我们不乘船,而是坐火车前去京城,路上安全得很。”

 坐火车?

 ()

 金堉再次愣了下。

 当他想多问时,侯方域已经下船了。

 朝鲜使团登岸,还有其他一系列手续,但那基本是吏员们的事,侯方域这位临时主官倒是清闲下来。

 若是在前明,他说不得会趁这中间的两个时辰,找几个嘉定的朋友去品茶品美人。

 如今却不敢出去乱搞,而是老老实实呆在海关内等待着。

 当朝鲜使团的人在海关内经过一系列登岸手续,尤其是检查是否身患疫病后,终于得以走出吴淞口海关。

 金堉发现。

 海关外竟有好几辆宽大的四轮马车在等着。

 待他们在鸿胪寺吏员的指挥下登上马车,金堉便不禁想:难不成这便是大崋人所言的火车?

 可不就是比寻常马车多出两个轮子么,怎会称之为火车?

 当这些马车行驶起来后,金堉又发现,四轮马车不仅更加宽敞,而且十分平稳,速度也颇快。

 不过金堉觉得,这些四轮马车之所以如此平稳,跟他们所走的这条奇怪板石路也有关。

 这条路金堉出海关后就注意到了。

 竟仿佛由一整块石板铺就的,看不到丝毫缝隙。

 然而在金堉看来,世上根本不可能存在这么大的石头。

 即便有,崋人也不可能搬得来。

 当马车在这条路上行驶得越久,金堉便越觉得这条路的存在不可思议。

 想不通,他所行不再想。

 大崋在他看来,古怪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当四轮马车停下,金堉透过车窗看到,他们已经进入了另一处占地颇大的建筑中。

 这里除了一些略显宽大的房屋外,最吸引金堉瞩目的是不远处一条奇怪的道路。

 那条路上底层铺着细石子,上面却有四条长长的铁棍,延伸向看不见的远方。

 在这条铁路上,还停着一辆有十几节车厢的巨大怪车。

 莫非这才是火车?

 金堉心中冒出这个念头。

 恰好侯方域过来,淡淡道:“让几位郡主略作休息,待你们携带的贡品都被送上火车后,我们便上车。”

 “记住,上车前后尔等一切行动都要听我等安排,若是出了差错,后果自负!”

 从侯方域口中确认了眼前巨大怪车就是传闻中的火车,金堉不禁对大崋更感敬畏。

 当即乖乖地应道:“我等一定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