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流民饥民,刘大善人(第2页)

 一些留有精气神的饥民抢到馒头后,还不忘感谢。

 “多谢恩人活命之恩!”

 “恩人啊,留下姓名吧,俺们给立长生牌坊。”

 “恩人收奴婢么?俺想卖身。”

 为首的骑士没答理这些人,留下一句“要谢就谢我家老爷吧”,就带着队伍打马离去了。

 等离饥民队伍稍远些了,这十名骑士才放缓速度。

 一年轻骑士感叹道:“这大楚的百姓也太惨了,也不知道咱们这一路招呼的饥民有多少能走到胶西。”

 侦骑队长道:“我们深入内陆的主要任务是探查各府县民情以及楚军情况,遇到饥民,也只能让他们去胶西。”

 “能否到胶西,就只能看他们是否有那个命了。至于说惨,他们比明末的饥民、流民还差一点。”

 这支侦骑出自亲卫军骁骑卫。

 侦骑队长已经四十岁,是经历过明末乱世的,对明末大饥荒中大规模人相食的凄惨景象,至今印象深刻,不能忘记。

 多亏太上皇带着他们迅速平了天下,才当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太平日子。

 ···

 赵振文一家抢到了十好几个小馒头,就着清水一人吃了一个。

 眼下是夏天,这死面馒头倒也不算太硬,只是略微带点马毛、汗水的怪味儿。

 但对很多天都没正经吃上米面的赵家人来讲,已经算是难得的“美味”了。

 至少吃完后,一家五口精气神都恢复了些许。

 赵振文又看了眼那队骑士离去的方向,想起为首骑士说的话,当即做出了决定。

 “我们不去高密了,去胶西!”

 赵陈氏惊讶道:“胶西可比高密更远一些啊。”

 赵振文道:“那些骑士不仅是我们的恩人,也是善人,他们既说胶西有人施粥,一定是真的。”

 “若去高密,无人施粥赈济,我们也不可能进得了城,还是死路一条。只有去胶西,才有活路!”

 赵振文做了决定,就带着一家人往胶西而去。

 饥民中有类似想法的不少,便结伴而行,增加彼此的安全感,避免被小股贼匪劫道。

 虽然他们这些人什么都没有,但那一身骨肉也会被豺狼人兽觊觎。

 赵振文等饥民都来自青州诸城,如今已在莱州境内,其实离高密、胶西都不算太远。

 有了骑士给的死面馒头,一路上再找些草根、树皮之类的搭配充饥,两日后,一群人终于是到了胶西城外。

 赵振文凭借秀才身份,找了几个稍有见识的流民一番打听,便弄清楚了胶西这边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