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一颗炮弹落下】(求订阅)(第3页)

 

然而小说的第四个文本即尾声部分,却告知了所有人,原来林雨和罗阳早在抗ri战争中相继离世,皆大欢喜的结局不过是林雪善意的谎言。互文性将这四个内文本之间的悬念连接起来,彼此参照,交错,织就了一张马赛克般的网络,呈现出完整的概貌。而前文本不断被后面的新文本扬弃地否定,即易位,以生成新的意义,直到达到林有成的目的。

 

当然,这些只是在张伟心里闪过,他内心深处更震撼的还是对于《赎罪》小说的整个故事,《赎罪》是一篇典型的成长小说。小说跨越了六十多年,从十三岁的小女孩,一直到反省的高龄女作家,这一场赎罪实在是太过深刻,也太过令人感到唏嘘。

 

甚至可以说,不管林雪究竟是因为误会,还是嫉妒,又或者是在当年那个阶级分明的社会环境下,当她撞见罗阳与自己的姐姐有暧昧之举时,脑中既定的等级观念就已经让她认定罗阳不是好人。当警察询问唯一的目击者林雪是否看见谁是凶手时,其实并没有看见的她却十分肯定地说——

 

“我看见,我亲眼看见是他。”

 

她想当然地认定罗阳就是可怕的犯人。罗阳被关进监狱,随后又入伍作战,至此,罗阳与姐姐林雨的爱情掉入了苦难的深渊。

 

在那天晚上,漆黑的夜空下看到的污秽的场景,已经在她的潜意识中将犯罪者与被自己认定为色qg罪犯的罗阳联系在一起,就这么一句话把罗阳与姐姐一生的幸福彻底断送。

 

一如最后那简单的两句话交代了罗阳与林雨的死亡残酷真相。

 

即便林雪因为那一场指证,也因此开始了漫长而又阴冷的赎罪之旅,随着岁月的流逝,她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日夜受到良心的谴责。她追随姐姐也投身到艰苦的护士工作中,开始了她的赎罪之旅。每当她近距离地照顾伤员,内心就多了一份对在战火中生死未卜的罗阳的牵挂与内疚。

 

战争让林雪在精神上自我反省,让她更深切地清楚自己赎罪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战地生活让林雪迅速成长起来,她带着内疚和自责完成了自己的忏悔录——《赎罪》。

 

虽然这一场赎罪不过是通过小说来表达自己的幻想,罗阳与姐姐、自己与他们重逢的场景,幻想他们原本该有的幸福生活。虽然这只是她美丽的幻想,但这是她赎罪的唯一方式,也是她的美好向往。

 

张伟想到这些,真的就是发自内心地佩服林有成,真的就是太t牛逼了,真得震撼到他了。

 

还不等张伟说什么,编辑部其他的编辑似乎也看到了最后的结局与真相,直接拍案而起,一脸震惊地说道:“林有成这部小说真的太牛了!”

 

“我真的完全没想到他居然会这么写,我整个人都懵了!”

 

“是啊,那个看似圆满的结局,不过是林雪虚构的,真实的结局真的太令人痛心了,林雨和罗阳差一点就能在一起啊,没想到林有成居然会这么残酷,简单两句话就给了林雨和罗阳的命运划上了句号!

 

“林有成这部小说真的写得太绝了!真的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结局。”

 

……

 

很显然,这不是编辑部一个人的感受,可以说整个编辑部的编辑在看完林有成的这部《赎罪》之后都完全被震撼到不行。

 

这部《赎罪》小说真的就像是一颗炮弹落下,砸在了整个《人民文学》编辑部的心脏上,轰然炸开,滚烫火热的鲜血都在拼命地狂涌,那是文学最原始,最生猛的冲击力量,让他们一个个都为之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