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两个地方的消息】(求订阅)

第388章【两个地方的消息】(求订阅)

上沪,《收获》杂志社的巴老翻阅着《人民文学》上林有成的那一篇短篇小说《爱》,看到故事最后的结局,深受触动,这个故事让他十分动容。

巴老仔细想着这个故事,喃喃说道:“这个故事真得写得太好了!”

一旁的副主编李华军听见巴老这话,点了点头,说道:“是啊,细腻真实,但又极具文学性和社会性。”

巴老对于副主编李华军的话没有说什么,只是想着这一部短篇小说《爱》,神色动容,说道:“他这部《爱》最最触动到我的地方,就是妻子生命的最后时刻不住呻吟着:疼……疼……,这真得描写得太真实了,然后丈夫坐到她的身边,握着她的手一边摩挲一边讲着他另一件从没告诉过她的事。想必整个讲述过程他内心经历了一番波澜壮阔的挣扎与交战。”

巴老打从心里喜欢林有成的作品,说道:“难怪这部小说会被拍成电影。”

李华军听见巴老这话,不禁说道:“好像是先有电影剧本,再有小说,不过林有成在《朗读者》里面就有提这个故事,应该是早就想好了这个故事。”

巴老点了点头,他并没有在意什么伏笔,他在意的是《爱》这个故事本身,只是说道:“不管是剧本,还是小说都是文学创作,这部小说的电影内地可能上映不了,也是可惜了。”

巴老很清楚这个故事的真实,当然也非常清楚故事的残酷与伟大,也特意写了评论文章称赞林有成这篇短篇小说是真正的人性光辉之作。

没错,就是人性光辉!

最光辉之处就是在于那位丈夫的成全,这是最伟大的爱,毕竟那对丈夫才是最痛入骨髓的选择。

一如巴老在《上沪文学报》杂志上发表了文章,称赞林有成的这部《爱》,再次为林有成的这部最新发表的小说宣传。

同样,也如巴老讨论评价的不仅仅是小说爱情,而是人对衰老死亡,还有尊严的自主权,这些深度的讨论更加让《爱》这部小说愈加火热,受到文学界的追捧。

主流文学界向来更重视文学作品的内涵,也就是文学性。

在文学评论家们看来,现在林有成在《爱》这部小说里面的艺术或者说对技巧的放弃赋予作品的东西比文学意义要更持久,虽然看似简单,但却充满了人性与爱的伟大。

一如文学杂志上面文学评论家们的火热评论,对于林有成最新发表的短篇小说《爱》,是真得让无数的读者深受冲击。

这样一场成全的杀死自己妻子的爱情让他们瞠目结舌,目瞪口呆,同样也让他们心痛不已。

不过,真正说起来,林有成这部短篇小说里面的冲击力很强大,也没有明确的告诉读者什么是爱,只有客观的描述,残酷的事实在于文字之外,需要读者去思考,去探寻。

也正是因为如此,林有成的这部《爱》的短篇小说实在是太真实,也太特别了,细腻叙事,质朴而平实,故事的架构十分日常,只是简单的生命自然流动,这在之前的作品中从未见到,要知道林有成可是最擅长想象力,对之前不少作品都有着一个独特另类的故事框架,《爱》这个短篇故事要更简单和真实,就是一对老夫妻的晚年生活,也正是因为这份简单,让不少文学评论家门认为《爱》是一部林有成艾滋病爱情作品真正的集大成之作。

相较于文学期刊上一些文学评论家的讨论,现实那些热爱文学的青年们讨论则要更加激烈,因为杀死自己的妻子,结束一个人的生命这样的尺度真得太大了,也可以说是太猛了。

这样看似简单的情节内里却像是有一团猛烈的火在烧,平静却又相当灼热。

一如往常也有非常多的读者写信寄到《人民文学》杂志社,写信给林有成同志,虽然是1992年,书信依旧是读者对作者直接的反馈,这里面的反馈有感动,也有激烈的意见,不同意那样的成全是爱我,自然也不会像巴老那样认为是什么人性光辉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