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他的新书】(求订阅)(第3页)
这其中也包括她自己,她自然也是很期待林有成这部新写的谍战小说。
《风声》和《潜伏》都珠玉在前,就是不知道林有成这一次写的《暗算》又会是怎样的故事。
“这可不是一部。”
“不是一部”
谢舒华有些意外,没想到林有成居然写得不止是一部,这是她没有想到的。
林有成笑了笑,说道:“算是连续的三部短篇小说组起来的长篇小说吧,等我把《暗算》其中第一部《听风者》写完之后,就先给张伟那边看一下,这要是稿子不过,我就另外再投给别的杂志。”
谢舒华听见林有成这话,不禁笑了,她可不认为张伟那边会拒绝林有成的稿子,只是瞧着林有成写的这部《听风者》其中的部分内容,像是采用第一人称的回忆叙述,不禁问道:“这是第一人称的回忆叙述”
林有成点了点头,他这边本就有会和谢舒华交流一些文学创作上的事,自然也就和谢舒华说了《暗算》的整个故事。
其实这部小说的特别之处,也就是整个故事的叙述是通过记者这位主人公去开始,而记者并不是真正故事的主人公,而是引出故事的叙述者,而且每个故事的讲解都采取第一人称的回忆叙述,这种叙述手法无疑是也是相当特别的。
尤其回忆是对事件的再叙述,会改变事件发生的原始样式,回忆型叙述把原来立体的生活压缩成一个直线的事件,这样可以从容发挥叙述者的思考力,对事件或人物进行评价和议论。由第一人称叙事者讲述自己的故事或感受,以叙述者的主观感受来安排故事的发展的节奏,并决定叙述的轻重缓急,这样,第一人称叙事小说才真正摆脱故事原本的束缚,不是情节线而是情绪线来组织小说,第一人称叙事方式更体现其魅力。
林有成很清楚这一点,自然也不会对这个叙述方式有所改变,整部小说叙述时特意强化了叙述者的在场,而且他们还是亲历者或见证者,与被叙述者有着千丝万缕的纠葛,或是相互熟悉,或是有情感的联系,或是师徒,或是战友,正是这种亲密关系使叙述者对被叙述者有着特别精细的感觉,有着特殊的情绪,这样采取抒情性叙述方式讲述显得别具一格,强调了叙述者的主观视点和内心感受,情感的叙述中有思考、判定和抒情,审美的感染力穿透了情节本身,使讲述变得浑厚,充满了生机和力量。
这也是为什么《暗算》这部谍战小说会获得茅盾文学奖。
谢舒华心里虽然很期待林有成这部小说,但也想着让林有成能够安心先写完稿子之后再交流,当然如果林有成想要和她讨论,她这边自然也会交流一番。
当然,现在谢舒华并没有想着要打扰林有成,还是让林有成安心地写稿子。
很显然,林有成这边在四合院开始写新的小说,而且张伟这边自然也会再来,后面也就会知道林有成在写新的谍战小说,这自然是让他期待不已。
毕竟整个文学界都非常清楚,林有成的那部《风声》和后面的那部《潜伏》究竟有多震撼,现在林有成重写谍战小说,这如何不让张伟和《人民文学》杂志社的一众编辑纷纷期待。
尤其是张伟听林有成说了,这部谍战长篇小说是三部短篇小说组成,这也就算是三部小说。
这自然也是让张伟更加期待不已,要知道这也就算是林有成将要破天荒地连续发表三部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