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1 章 申柴和自行车(第2页)

听说申柴有划拨康明斯k系列的引进资金,钱不少,但引入的技术消化也需要时间,而且消化的时间谁也不敢保证,不如把资金的15%~20%用来加强人才的收拢,成立前沿技术实验室,让企业有自主的造血能力才是奠定未来的基石。”

宣厂长点了点头,现有的研发的重要性在厂子里也有人提过,但面对问题的时候内部的声音和外部的条件当时都不满足,现在也许正是个好时机。

“那李老师,我们现有的机型库存该如何解决,有好一点的办法吗?”

“你想听好招还是损招?”

“都想听!”

大家又哄笑,只要能解决问题,对于这些家伙来说无所谓好和损。

“好招就是利用现有的市场渠道,申柴辐射的腹地是江浙皖,这些地方都是鱼米之乡,在机器的利用率上要比一年一季的地方使用频率要高。

会议上要进行包产到户,以后个人、小组、集体的耕种机器需求会越来越多,你们覆盖的各地拖拉机厂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

只要你们免费维保,现有的库存压力会得到很大的缓解。

毕竟还有着时空困境,离你们越近的地方,越是只知道申柴,而不知道其他地方的动力机,这算是信息茧房带来的一点利好。

但随着信息沟通的越发顺畅,人们知道的外部信息越来越多,你们的优势会越来越小,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才是最终的破局之道。”

“那损招呢?”

“想办法把机器卖给亚非拉更落后的地区,还能创造点外汇。

但要记住有的地方的货币不怎么值钱,结算的时候要强调是用美刀还是什么方便兑换的外币来结算,还要注意贸易的时候是不是有坑在等着你跳。

国内的市场,就算是无法结算,顶多形成三角债,但出口市场,有的买家可能根本就不是为了进口你的产品的,而是骗走你的货,尤其是落后的地区,什么市场准则都不重要,丛林法则才更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