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县城走一走(第2页)

 “行了,别尿唧唧的!孩子们都看着呢!”

 老马这才稳定了下情绪,“年龄大了,容易上头!今天过来是有好消息要讲?”

 “好不好消息等会儿再聊,等下老姜吧,这个事儿还得你们给拿个主意。”

 县府老大姓姜,敌后工作出身,县城解放之后就留在县府工作了,这个时代,两套班子基本都这样的搭配,都有军队或者政工工作背景。

 老姜跟爷爷也熟悉,打过招呼之后就开始了正经的问题。

 “是这样,我们大队去年办了两个集体的厂子,一个食品厂、一个养鸡场,两位也知道,我们那个地方地少、人多,光种粮食再交完公粮也剩不下啥,前两年饿肚子,到处划拉才没饿死人。

 办这两个厂子没想到效益还不错,去年终于让队员们手里有了几个活钱。今年这又要分钱了,但是钱有点多。

 我们想着跟公社和县里商量一下,看看是不是让银行去一趟队里,把钱存到银行,每家办个存折,这样也省的到时候队员们把钱给祸害了或者丢了啥的。”

 老姜:“这两个厂子我和老马知道啊,当初还是你们丛书记过来跟县里汇报过的。这是赚了多少钱啊?信用社也能存钱嘛,还用的着县里的银行去一趟?”

 “实不相瞒,去掉税,我们队里大概有将近70万。”

 “多少?!”老姜有点破音。

 “我滴个乖乖,你们这是卖了唐僧肉了?”

 “那没有,是这样,生产咸菜的地,我们扩大到了100亩,生产咸菜60万篓,这部分除了县里各个单位、厂子、供销社订购的,我们还发到了奉城一些,那边的你们也知道,厂子比咱们县里多多了。算上库存的价值,一共是48万。

 鸡场那边,鸡蛋和鸡肉,也是顺着这些渠道走的,都是议价,你们也都知道这市场规定价格和实际价格就是两回事,人家愿意给议价的钱,咱们没必要矫情不是?

 这两部分是45万多一点,当然要是按照市场价,这价格起码要少三分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