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本草的另一方面(第2页)
“师父,跟着姜爷爷去学修道吗?”我对师父问道。因为我当时跟姜爷爷认识时,他就是个道士打扮,加之他对我讲了关于灵魂的一点知识,再通过梦中“她”的事,我觉得姜爷爷是个有大本事的道士,自然而然觉得师父让我去跟姜爷爷学习,就是学修道。
师父回答道:“不,不学修道,去学中医。”
我一脸疑惑。
“爷爷,中医跟你学就行了,为什么要跟姜爷爷去学呢?”赵宁问道。
师父说道:“这回让你俩去跟着老姜学中医,主要是学本草,虽然前期你俩也学了本草,但出发点是从中药的味和性入手,这也是大部分人熟悉中草药的路子,但这不是唯一的路,也可以说是本草的一半,还有一半是从中药的象和神入手,这方面老姜是行家里手,中草药从性味入手,只能治疗一下身体的疾病,但如果从象和神入手,不光能治身体的疾病,也能治关于‘神’方面的问题,就像上次博文出现魂魄不守的情况,那种情况下,只有从中草药象和神入手,才能治疗。
所以你俩要去学,不光要学习,还要把他的那一套全部学过来,这直接关系到未来你俩的中医能否学到深层次的方面,能否以医入道。”
师父说完,我和赵宁陷入和沉思。
师父的一番话让我仿佛看见了另一种中医世界,也让我突然想到师父曾说过的中医能医人医鬼医神仙,无所不治无所不疗,本以为这句话是师父曾经为了提起我学中医的兴趣,杜撰出来欺骗我的,但经过师父这么一说,我突然感觉到师父或许没有骗我,中医真的能做到医人医鬼医神仙,这也让我对去姜爷爷身边学习充满了期待,我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
我对师父问道:“师父,中药是如何从象和神入手的啊,你能不能给我说说,也让我有个准备。”
师父笑了一下,说道:“不讲一下,你这小子估计今晚睡不着了,也罢,我简单讲一下,以人参为例,我们讲人参,是从从性味入手,人参味甘微苦,性温,大补元气及补身体之津。但你们想过为什么人参能大补元气及补身体之津吗?”
师父的问题,感觉很简单,但细想又很难,对啊,人参为什么能大补元气和补身体之津。
在我思考时,赵宁说道:“人参味甘微苦,甘味的药能补能和能缓,苦味的药能泻能燥能坚,甘味入脾,脾为后天之本,所以能补元气,人身体的气血津精液的来源是气和味,脾主运化水谷精微,所以能补身体之津。”
师父点了点头,说道:“你能想到这里,已经很好了,但你想过吗,味甘微苦性温的药很多,为什么单单就是人参能大补元气,而别的味甘微苦性温的药就做不到像人参那样有很强的补元气的力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