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项目(第3页)

 而且之所以讲到这些事情,他其实也是在进行某种程度的立威。 

 相当于明牌,告诉这些研究人员,自己不是不懂技术,自己不仅懂技术,而且还懂市场。 

 接着在这些位研究人员的目光当中,周瑜开口道:“半导体产业不是一个光刻机就决定所有的,同样也不是一个代工企业就能够决定所有芯片生产的。 

 除了光刻机之外,我们在硅片、光掩膜版、光刻胶及附属产品、电子特种气体、湿法电子化学品、Cmp抛光材料等项目,都有可以合作学习

、研发的渠道。 

 所以,我们大可以在这些项目当中,找到突破口。 

 目前我们大夏联邦的纯晶圆代工占比全球市场份额还在百分之八左右,但是如果我们在这些项目上有所突破,那么随着技术停滞叠加全球晶圆制程技术难度持续加深,代工市场份额将会持续下降。” 

 说到这里,周瑜深吸了一口气。 

 看着面前这些位研究员,感慨道:“我知道咱们公司的半导体研究部门其实都是卧虎藏龙,总负责人李贤审,当初也是在外资企业混的风生水起,但是遭受了职场不平等待遇,而且还十分反感那些企业高管层的行事作风,所以才回到学校教书。 

 还有咱们的杨刚省主管,当初也是在台积电做到了某个项目的核心工程师,后来也是因为一些遭遇,才回到学校教书,如果当初不是因为被学生们说动,恐怕也不会愿意进入我们西蜀新科。 

 毕竟那个时候,咱们西蜀新科也就是一个西蜀蓉城的小企业,半导体项目立项还没多久,但您还是愿意到咱们公司工作。 

 这肯定不是因为钱。” 

 …… 

 在周瑜的讲述中,杨刚省想起了当初来西蜀新科工作的原因。 

 不是因为钱? 

 其实还真是因为钱,或者说不仅仅是因为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