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是饼给的诱惑(第2页)

 “等等,你等我想想。蒸镀机、光刻机、新光源。大夏新科想在半导体领域更进一步,我们都知道周瑜肯定有这个想法,但是他们凭什么呢? 

 谁能够给大夏新科、新科半导体公司提供技术支援?那些高精尖半导体设备呢?半导体工程师呢? 

 这可不是当初研发晶圆和切割,夏芯国际拥有成熟的台积电工艺,所以大夏新科能够轻松依瓢画葫芦。 

 光刻机和光源设备,我们当初投资你们晶东方的时候,就咨询过相关行业的专家教授,根据他们的调查,我们大夏联邦本土半导体产业想要在这两个项目上有所进展,都不说突破了,其需要的时间至少也在十年左右。 

 三百亿夏元,十年时间。 

 我们不能将纳税人的钱,当做打水漂的石子。” 

 万东盛面对这个情况,没有气馁,也没有慷慨激昂。 

 他拿回自己递出去的这份资料文件,然后语气平淡道:“这方面,我们晶东方给不出保障,大夏新科与新科半导体公司也无法给出保障,甚至我当初谈合作协议的时候,大夏新科董事长周瑜也亲口说过,无法给出保障。” 

 说到这里,万东盛的声音一顿,语气颇转而有些感慨道:“谁能够给大夏新科、新科半导体公司提供技术支援?高精尖半导体设备和优秀的半导体工程师呢? 

 当年我们也有这个疑问。 

 但大夏新科就是这么简单的做到了,仿佛在大夏新科的工程师团队眼里,没有什么迈不过去的坎坷和难关。 

 当初我们晶东方愿意和大夏新科合作,并非是真的像外界传言的那样,觊觎大夏新科的制造产业。 

 真是原因,您也知道,我们晶东方必须要大夏新科的技术支援,才能够节省数十亿甚至一百多亿的技术研发投入资源。 

 我也问过夏芯国际的高层了。 

 当初他们夏芯国际的确拥有成熟的台积电工艺,但大夏新科并不是依瓢画葫芦,他们大夏新科的工程师团队研发出的晶圆技术和切割工艺,从最初给夏芯国际提供的技术程度,就处于国际一线,并且在一段时间的修改、优化之后,很快就成为了国际顶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