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第3页)

 特别是像夏芯国际这种做芯片代工制造业务的公司,每一个订单要的芯片,最差都是百万量级起步。 

 几个点的出入就意味着成百上千万颗芯片会被报废,加上原本良品率就不可能是百分之一百,这样叠加起来,生产成本直接飙升。 

 不过在场这些高管,也只是吐槽技术不达标,但没有一个人埋怨合作企业不给

力。 

 作为行业内的高级管理,以及夏芯国际在大夏联邦半导体产业的特殊地位和经历,他们太理解大夏联邦半导体市场困境。 

 从科技电子产品那数十万亿甚至数百万亿级别的广袤商业相比,光刻机市场的盈利堪比九牛一毛。 

 那是真的赚得少,压力又大、项目难度也大。 

 虽然一台光刻机商业出售后,可以卖到数百万、数千万甚至上亿美元,但研发、制造出这样一台光刻机的投入却远超几十亿美元。 

 偏偏光刻机市场的全球赛道和全球其他行业一样非常残酷,竞争玩家也多。 

 只要落后第一批队一步,立马就会被前面的人抢走所有高端份额,而如果甘愿在中低端市场的舒适区生活,则会被这些掌握高端技术的半导体公司进行降维打击,从而导致利润越来越少。 

 项目利润越来越少,就越不可能和拥有高端光刻机的企业竞争高端市场。 

 别人做高端市场,技术升级成功,就能继续卖高端价位,赚更多的利润。 

 而“降级成功”,不仅品牌影响力与盈利会被影响,行业份额也会越来越少,最终陷入慢性死亡。 

 比如他们刚刚提及的上沪微电子公司,这家公司听说其研发经费仅有几亿夏元,团队人员也只有几百人,属于人少钱少,却要干大事的状态。 

 出不了成果才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