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4章 名利场都是姜大人的(第2页)

 连傻憨憨的徐老大也看出群众感谢错人了,颇有明月照沟渠。

 郝大郎摇了摇头说:“福兴兄弟啊,人贩子在牢房,娃子在衙门认领的,百姓肯定感谢姜大人了。”

 徐家村的汉子无语地看着衙门大门口,再看了看走远的群众,好想揭穿姜大人的真面目,好想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说出来,他们才是最大功臣哩。

 程顾卿也无奈啊,但世道就是这样,他们这些默默做好事的人只能被遗忘了。

 摇了摇头说:“姜大人已经出告示表扬俺们了,不能要求太多了。算了,娃子找回来最重要。”

 徐家村和蟠龙村的汉子也只是说说而已,很快就把这件事忘记了。

 姜大人虽然吝啬,也喜欢贪功,但总归是个好县令,并不是那种贪赃枉法,鱼肉百姓的县令。

 功劳给他就给他了,大家只希望姜大人能一心一意地为上元县百姓谋福祉。

 回到铺子里,徐老三和徐麻子赶紧过来问情况。

 徐老大把衙门的事全说出来。

 徐老三忽然问道:“阿娘,人贩子不是有驴车吗?那驴车在哪里?你们怎么推板车的?”

 徐老三不问,程顾卿都忘记这个问题了。

 看了看徐老大问道:“福兴,人贩子的车在哪里了?”

 徐老大大大咧咧地说:“在村子哩。俺们把人贩子抓了,人贩子的东西自然是俺们的了,当然留在村里哩。”

 人贩子有四辆驴车,那天徐老大领队先把娃子运回徐家村看大夫。

 驾的车便是人贩子的了。

 跟着一起回村的徐大伯家的徐福荣说:“村长把车分成两份,俺们徐家村三辆车,蟠龙村一辆车,俺们徐家村的人多就分的多。”

 转向问郝大郎:“郝兄弟,你说这样分合不合理?”

 合理,当然合理了。他们蟠龙村还占便宜哩。

 蟠龙村去的人少,跟人贩子搏斗也是在做后勤,更何况里面竟然有蟠龙村的娃子,更是帮了他们蟠龙村了。

 所以蟠龙村只分得一辆驴车,已经是占了大便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