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6章 儿子回来了!(第2页)

 一句话差点把林良气的心梗,他家里从小条件是不错,不然也不能出国留学,但你林启明没啥资格说我吧,论二代,谁比得过你!

 林启明不语,一味拿年纪说话,反正我比你小,所以我更懂年轻人的审美。

 就这样两人一边互相争论一边互相妥协,对摩托车的图纸不断进行改进,太丑的地方砍掉,太呆的部分花了,太尖锐的区域给它掰直。

 反正第一次造车,没有经验,也不懂偷工减料,该省省,该花花,反正尽力就好。

 就这样不知不觉磨叽了两个星期,二代的图纸诞生了,每一寸车身,每一个零件,林启明和林良都进行商讨,务必要求做到严丝合缝。

 拿到二代图纸的陈思宇离开了制造,车间早就枕戈待旦,就等图纸下来,生产线早点动工。

 虽然和生产样板比,第二代生产制造绝对是飞速进行,但林启明却在车间待不下去了,原因无他,他的宝贝儿子回来了。

 没错,原本准备参加高考的林家川从秦省返回了京都,而且清华已经办好了学籍,就等着他去上学。

 最终,胳膊还是没扭动大腿,来自广东的一封信已经把林家川叫了回来,老爷子发话了。

 对于孙子能公平竞争考上大学这个想法他是高兴的,但对于他浪费时间准备高考这个过程他是不高兴的。

 反正最后考得上,那为什么要在农村在折腾一年,早点去学校,早点毕业,早点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才是王道。

 要知道如今林家川也26岁了,每一年都是黄金时间,所以不能轻易浪费。

 而林家川也不是倔驴,他收到信后也开始思索自己准备高考这一行为,他知道自己无论考得上,考不上,最后肯定是要去清华或者北大去学习的,作为林家第三代,他必须要有这个学历。

 那他还巴巴守着这干什么?就如爷爷在信里说的,早点入学报到,还能空出一个高考名额,让学校多收一个学生,自己要是考了,那绝对得占个名额,到时候肯定会有一个人落榜,虽然他有这个实力,但是没必要。